記錄Centos6.5下安裝vsftp服務及配置文件說明

參考文章:

http://blog.csdn.net/zwhfyy/article/details/1547454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6/118442.htm



vsftp 的優點:

除了安全、高速、穩定之外,vsftpd 還具有如下的功能:

支持基於IP 的虛擬FTP 服務器  

支持虛擬用戶

支持PAM 或xinetd/tcp_wrappers 的認證方式

支持兩種運行方式:獨立和Xinetd

支持每個虛擬用戶具有獨立的配置

支持帶寬限制等


缺點就是,端口不安全,端口大家都知道是21,首要的第一步安裝完之後就是改端口


vsftp的在Centos6.5下的安裝

查看服務器上是否安裝了 vsftp

 

rpm –qa |grep vsftp

安裝vsftp

 

yum install -y vsftpd

更改端口:

 

pasv_enable=YES#開啓被動模式
pasv_promiscuous=YES
pam_service_name=vsftpd
tcp_wrappers=YES

listen_port=#控制端口號
ftp_data_port=#接收數據端口號
Pasv_min_port=50000#被動模式下最大和最小的端口號
Pasv_max_port=60000

這個文件裏面的端口也要改:

 

vim /etc/services (44-45行)
#將21端口,改爲你現在用的 ftp 端口號,重啓 vsftp 即可
ftp             21/tcp
ftp             21/udp          fsp fspd


安裝完 vsftp 之後就是更 vsftp 的配置文件

默認安裝的位置爲  /etc/vsftp/ 下

安裝完後下面會有幾個文件:

ftpusers  user_list  vsftpd.conf  vsftpd_conf_migrate.sh

如果要對配置文件更改,請一定記得備份。


ftpusers                禁止使用vsftpd的用戶列表文件

user_list               禁止或允許使用vsftpd的用戶列表文件

vsftpd.conf             主配置文件

vsftpd_conf_migrate.sh  vsftpd操作的一些變量和設置


vsftp.conf 詳細的介紹


write_enable=YES            #允許登入者有寫權限

anonymous_enable=NO         #禁止匿名用戶訪問

local_enable=YES            #允許本地用戶訪問

local_umask=022             #本地用戶新增檔案時的umask值

file_open_mode=0755         #本地用戶上傳檔案後的檔案權限

ftpd_banner=Welcome         #定義歡迎話語的字符串

xferlog_enable=YES          #啓用上傳/下載日誌記錄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日誌文件所在的路徑及名稱

xferlog_std_format=YES                #將日誌文件寫成xferlog的標準格式

ascii_upload_enable=YES               #啓用ASCII 模式上傳數據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啓用ASCII 模式下載數據

chroot_list_enable=YES                #在chroot_list中列出的用戶不允許切換到家目錄的上級目錄

chroot_local_user=NO                       #本地所有帳戶都只能在自家目錄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限制更多的系統用戶,把需要限制的用戶加入/etc/vsftpd/chroot_list中即可

userlist_enable=YES                        #在user_list中列出的用戶不能訪問FTP服務器,未列出的可以訪問

userlist_deny=YES

userlist_file=/etc/vsftpd/user_list        #

tcp_wrappers=NO                            #不使用tcp wrapper來控制主機訪問

setproctitle_enable=YES                    #每個與FTP服務器的連接,都以不同的進程表現出來

listen=YES                                 #FTP服務器以standalone模式運行

port_enable=YES                            #FTP服務器啓用PORT(主動)模式

pasv_enable=NO                             #禁用FTP服務器的PASV(被動)模式

listen_port=21                             #FTP服務器監聽21端口(默認爲21)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指定FTP服務器使用20端口進行數據傳輸

ftp_data_port=20                           #FTP服務器數據傳輸端口爲20

pam_service_name=vsftpd                    #使用PAM模塊控制,vsftpd文件在/etc/pam.d目錄下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600秒鐘不對FTP服務器進行任何操作,則斷開該FTP連接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建立FTP數據連接的超時時間爲120秒

max_clients=0                              #不限制用戶的連接     匿名用戶傳輸率30K 數量

max_per_ip=3                               #每個IP只能與FTP服務器同時建立3個連接

local_max_rate=512000                      #本地用戶使用的最大傳輸速度

listen_address             # 如果vsftpd處於獨立模式,則默認偵聽地址(所有本地接口)可能會被該設置覆蓋。 提供數字IP地址

Local_max_rate=50000(bite)               #本地用戶傳輸率50K

Anon_max_rate=30000(bite)                #匿名用戶傳輸率30K


Pasv_min_port=50000                        #被動模式下端口範圍

Pasv_max_port=60000



下面記錄的是 vsftp 的日誌格式功能:

Sun Feb 23 22:08:26 2014 | 6 | 212.73.193.130 | 1023575 | /Lille_IconSP/win_230214_52_11.jpg | b| _| i| r| sipafranch| ftp| 0| *| c

記錄含義
Sun Feb 23 22:08:26 2014FTP傳輸時間
6傳輸文件所用時間。單位/秒
212.73.193.130ftp客戶端名稱/IP
1023575傳輸文件大小。單位/Byte
/Lille_IconSP/win_230214_52_11.jpg傳輸文件名,包含路徑
b傳輸方式: a以ASCII方式傳輸; b以二進制(binary)方式傳輸;
_特殊處理標誌位:"_"不做任何處理;"C"文件是壓縮格式;"U"文件非壓縮格式;"T"文件是tar格式;
i傳輸方向:"i"上傳;"o"下載;
r用戶訪問模式:“a”匿名用戶;"g"訪客模式;"r"系統中用戶;
sipafranch登錄用戶名
ftp服務名稱,一般都是ftp
0認證方式:"0"無;"1"RFC931認證;
*認證用戶id,"*"表示無法獲取id
c完成狀態:"i"傳輸未完成;"c"傳輸已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