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常見問題之爲什麼點擊彈出的i總是最後一個

  在前端羣裏看見過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今晚又有人問了這個問題,所以寫篇文章整理一下。首先看一下代碼,點擊li之後彈出當前li所對應的索引值。於是很多人刷刷刷寫出了下面的代碼。

var aLi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
for(var i = 0; i < aLi.length; i++){
	aLi[i].onclick = function(){
		alert(i);
	}
}

  但是結果不盡人意,爲了簡單,我們約定一下頁面中有2個li。點擊li之後彈出的都是2。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爲什麼結果是1.我們可以簡單的將循環分成兩部。

  

i = 0時,aLi[0].onclick = function(){alert(i)}
i = 1時,aLi[1].onclick = function(){alert(i)}
i = 2時,不滿足條件跳出循環.

 在執行click的函數的時候,會有一個作用域鏈,這個作用域鏈是一個對象列表,這組對象定義了代碼作用域中的變量。( 關於變量對象的內容想更詳細瞭解的可以查看變量對象。)當我們alert(i)的時候,會去從內到外的去尋找變量i。這個時候這個函數的作用域鏈上有兩個對象,這時循環已經結束了,i此時的值爲2.所以點擊任何一個li,彈出的都是2,而不是我們想要的索引值。重點在於彈出的是變量i,變量i,變量i。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每次給aLi[i]綁定事件的時候,將這個時候i的值保存在內部的作用域中。解決方案如下。

 

var aLi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

for (var i = 0; i < aLi.length; i++) {
  (function(i){
      aLi[i].onclick = function () {
            alert(i);
          };
  })(i)
}
這裏涉及到一個塊級作用域的概念。在es6出來前,函數是作爲創建塊級作用域的主要手段。這裏我們通過在aLi[i].onclick外面套上一層函數,將i作爲參數,我們重新分析一下結果。
    i = 0時,
    (function(i){
      aLi[0].onclick = function(){
          alert(i);
      }
    })(0)
    i = 1時,
    (function(i){
      aLi[1].onclick = function(){
         alert(i);
      }
    })(1)
    i = 2時,不滿足條件跳出循環.

由於多了一層自執行函數的包裹,當我們點擊li時,會有三層的作用域,從內帶外分別是:click函數內部的變量對象,自執行函數的變量對象和最外層的window對象。查找到第二層的時候,找到了i,自執行函數的i等於傳入的參數值,相對應的存下了當時i的值,所以就彈出了相應的索引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