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實驗(八):OTV (上)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DC數據中心繫列試驗就進入到實驗八要開始研究OTV了,基本這也是DCUFI(DataCenter UnifiedInfrastructure)系列實驗裏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不過技術這東西,會者不難。對於OTV,我們兵分三個方面去突破,一切盡在掌握啦~

第一,爲啥需要OTV?OTV又是啥?不用OTV有其他選擇嗎?

第二,OTV的基本原理是怎樣的?

第三,OTV如何部署?

 

好,我們先聊聊第一組問題,爲啥需要OTV?

現在的企業建個數據中心,不搞個啥異地備份、兩地三中心、雙活數據中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那除了土豪不差錢之外,到底爲啥要有多個數據中心呢?東西全放一起不好嗎?當然是出於對安全性、冗餘性等等的考慮啦。

首先,全國幾個大的城市建上數據中心,對鄰近的客戶就能就近的提供服務,當然這樣的體驗會比較好咯,簡單來說就是訪問快。所以單一的數據中心無法給全中國這麼大的地方提供服務(果然我天朝上國就是牛掰~,要是換了棒子國,那建個數據中心在首爾旁邊就搞定啦)

其次哪,雖說銀聯這種級別的數據中心號稱可以抵抗導彈襲擊,不過萬一你的數據中心所在地發生個地震啥的呢?即使沒地震,萬一靠着天津港呢?(必須給最帥的逆行者點個贊~)

既然有多個數據中心,那就必須得互聯起來,大家協同工作,數據得同步吧,數據得互相備份吧。那數據中心怎麼進行互聯呢?

當然是租用運營商的線路啦,運營商提供的線路類型也比較多(企業ADSL、DDN、MPLS/***、VPLS、SDH、SONET等等),我們也不仔細去討論這些線路的區別,大致上呢,這些線路分二層鏈路和三層鏈路,就是有沒有IP的區別。

那麼有沒有IP有那麼大區別嗎???來人,上個圖

wKiom1Yp4FDTifmsAAc0PR3nWfg692.jpg

OK,看圖,學過網絡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了,既然中間網絡是基於IP的,那麼ServerA和ServerB就不能是在同一個網段裏了,在傳統的應用中,這個也不算啥大問題,問題是現在的服務器都是虛擬化的了(什麼?除了大型數據庫應用,你們公司還在用一臺服務器跑一個應用?還沒計劃遷移到虛擬化平臺?牛,夠復古~)虛擬化的大規模部署,對網絡提出了新的要求,虛擬化裏的很多特性,虛擬機的遷移啦、vMotion啦、FaultTolerant啦,要求ServerA和ServerB之間的網絡必須是二層的。也就是說即便倆服務器處於兩個不同的數據中心,但是邏輯上這倆服務器是在同一個二層網絡中。

好吧,要求數據中心互聯的時候中間鏈路是二層的,如果是土豪,租用個二層的鏈路(DDN、SDH、SONET)當然是沒問題的,也就不用討論OTV了,不過這些資源的價格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貴啊,基於IP的這些鏈路(企業級ADSL、MPLS/***)真的就便宜好多了,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價格。

所以OTV的價值就在於,雖然說中間的物理鏈路是三層的是基於IP的,可以模擬出二層的效果來,讓下面互聯的Server覺得吧,其實我們是在一個二層網絡中,也就是所謂的MACin IP。(前面我們學習過的FabricPath是一種MACin MAC的技術,這邊我們學習的OTV是一種MAC inIP的技術。)

說了半天OTV又是啥?OTV是一種能將多個數據中心互聯起來,並且將互聯的三層網絡模擬成二層網絡的這樣一種技術。也稱之爲二層擴展技術(LANExtension)。

如果不用OTV還有其他選擇嗎?目前類似的技術還在發展之中(這邊必須小小的提一句,在數據中心的很多小的技術領域,目前都是羣雄逐鹿的狀態,有些還真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DCI這個技術領域中有衆多的參與者,除了OTV還有LISP、VXLAN等等,他們有相似有互補,以後有機會我們討論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