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安全搜索創造安全搜索份額 打破行業壟斷

  作爲360的掌門人,周鴻禕聊起360搜索的決策過程、技術手段、具體的優勢以及未來的方向時提出:“技術是不能感知的,不比別人差就可以了,流量是要有的,最後我們追求的是比別人更乾淨,更真實,不要過度商業化。我們這次做的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中規中矩的搜索,唯一可能顛覆的就是用戶體驗上,更加尊重用戶利益。”

  起初360搜索是與谷歌百度合作,一定程度上給這兩大搜索巨頭帶來了流量,尤其最近這兩三年,特別google撤出中國之後,360搜索的默認搜索指向谷歌,用戶使用起來不穩定,普通用戶就會抱怨瀏覽器不好。Google撤出之後,中國的搜索市場其實是走向一支獨大,用戶沒有選擇,用戶的抱怨也非常多,而對於360來說,在掌握了這麼大的流量時,無疑是成立自己的搜索的最佳時機。搜索有了競爭,一些爲人詬病的問題可能就會通過競爭的方式來解決。

  360開始做搜索,技術門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題,360需要組建團隊,在多年的業界,360有了很強的團隊基礎。從很早跟百度就是競爭對手,包括幫雅虎做過一搜,奇虎最早也是想做社區和搜索的結合。這麼多年,這支團隊在搜索技術的積累上沒有丟。同時在市場、銷售,渠道上,都是完整做過的,現在幫助百度,google做銷售的這些渠道,很多也是一、技術門檻:做搜索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我們這個團隊,從很早跟百度就是競爭對手,包括幫雅虎做過一搜,奇虎最早也是想做社區和搜索的結合。這麼多年,這支團隊在搜索技術的積累上沒有丟。同時在市場、銷售,渠道上,都是完整做過的,現在幫助百度,google做銷售的這些渠道,很多也是周鴻禕當年一手建立的。從搜索的理解上,360已經具備了技術條件。的團隊的組建中,也有一些新的技術,包括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算rank排序,而不是根據規則。但我認爲這不是制勝,其實搜索的技術在過去十年裏面沒有本質性的變化,可能比過去好一點,但不是不可逾越的。

  團隊的組建成功,也許更需要客戶的流量,如果客戶的認知和使用,也就不可能有商業化,也做不起來。在過去幾年,360培養了用戶在瀏覽器和網址站上使用搜索的習慣。本身360給手裏的流量,也是一個基礎。

  用戶的體驗,對於一個搜索引擎,技術的好壞,用戶很難察覺的到,也是大家無法感知的,品牌度是一個很大的差異。怎樣讓客戶更加認可一個新的搜索引擎,用戶體驗是360扎牢客戶的一個關鍵點。譬如將來商業化,每頁限制廣告的條數,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廣告,對欺詐掛馬,釣魚的鏈接在搜索結果濾掉。

  對於搜索行業,現今一家獨大的現象的一點點被改觀。當其中一家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達到15-20%時,壟斷者就被打破了。壟斷者可能也就面臨改善。未來在無線上,在看搜索和無線的結合,可能siri是一個新的入口,或者地圖跟location的結合,但這都是戰術,還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搜索引擎。目前360安全搜索引擎已將達到這種合理的市場份額,但是如何維持現在爭取到的這個份額,是每一個360人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針對市場份額的維持問題上,周鴻禕考慮的首要問題是流量和渠道。他指出:即使Google這麼強大的企業,也需要流量的引導(chrome)。默認的搜索流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我們一舉拿到超過10%的份額。但光靠渠道也是不夠的,要持續改善搜索體驗。我解釋過我們的域名,so.com,就是希望很安全很乾淨。搜索引擎本身因爲很多人在用,但它確實沒有能力對很多網址進行甄別,它事實上(因爲 SEO 或者競價排名的原因)成了很多傳播很多危險的網站和欺詐網站的途徑。以前的搜索引擎是讓用戶儘快離開它,它是一個流量分發器,用戶儘快來、儘快走。現在這趨勢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搜索引擎也自己去投資、自己去做,甚至生產只針對自己獨家的內容,通過搜索形成一個比較封閉的生態鏈。

  其次360着手和很多垂直搜索、提供垂直內容的網站合作。比如在醫療行業,360安全搜索中,很少接醫療廣告了。但是用戶還要查醫療信息,360就嘗試着和類似“好大夫”這樣的網站合作。所以在垂直內容方面,我們應該會找很多合作伙伴,他們負責把內容做好,我們把他們需要的流量倒給他們。

  不得不說,360作爲搜索引擎的後來者,在爭搶市場份額的同時,加大和對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作爲切口,過去在中國,很多垂直網站做不好就是因爲沒有入口、沒有流量,巨頭漸漸地把東西都自己來做了,最典型的不就是“互動百科”嘛,基本上只要流量沒了就沒有了良性循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