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Linux初級命令(附例子)

1、【顯示目錄內容】類似DOS下的dir命令,它的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

ls [參數] [目錄路徑]          

    -a                    #列出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開頭的隱藏文件
    -h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列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l                    #以列表的形式,顯示所有文件的詳細信息
    -r                    #對目錄反向排序
  -t                    #以時間排序
    -R                    #遞歸列出所有子目錄層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例:顯示/dev下的所有文件
 
  1. [root@localhost ~]#ls -a /dev/  
    按文件大小(從大到小)列出/boot目錄下的內容
 
  1. [root@localhost ~]# ll -Sh /boot 

注:默認ll的別名:alias ll='ls -l --color=auto’

    分別計算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個數

  1. [root@localhost ~]# ll |grep "^-"|wc -l #統計當前目錄下所有的文件個數  
  2. [root@localhost ~]# ll |grep "^d"|wc -l #統計當前目錄下所有的目錄個

 

2、【改變工作目錄】若沒指定工作路徑,則回到用戶主目錄。

cd [目錄路徑]

    ~                      #家目錄
    ..                     #父目錄(上一層目錄)
    -                      #返回之前目錄

 

3、【顯示當前路徑】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1. [root@localhost ~]# pwd
  2. /root #返回的結果,現在在/root目錄 

 

4、【創建空文件】

touch <文件名>                    #沒指定目錄,則創建在當前目錄zhon

例:在/tmp目錄下創建一個叫test的文件
 
  1. [root@localhost ~]#touch /tmp/test 
 注:如果該目錄有此文件(文件中有內容),touch後將不發生變化
 

5、【創建目錄】

mkdir [參數] <目錄名>

       -p                   #創建家族目錄
例:在當前目錄下創建一個爲"a"目錄,並在“a”目錄中存在子目錄爲"b"
 
  1. [root@localhost ~]#mkdir -p a/b 
注:當目錄下存在"a"目錄時,則可以直接創建出其下的子目錄"b"
 

6、【刪除】 

rm [參數] <文件/目錄名>

    -r                       #遞歸刪除
    -f                       #強制刪除(不出現"是否刪除"的提示)

 

7、【移動/重命名】

mv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8、【複製(拷貝)】

cp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9、【查看文件內容】 

cat <文件名>

    -n                     #並且輸出行號(對空白行也編號)

    -b                       #輸出行號(不對空白行進行編號)

 

10、【輸出字符串到屏幕】

echo [-n] <字符串>                #把字符串輸出到屏幕上,"-n"參數不在最後自動換行

 

11、【逐屏查看文件內容】

more/less <文件名>               #less是在more的基礎上,可以前後翻頁(more只能從前往後看)

 

12、【查看幫助】

<命令> --help #查看內部命令幫助

man <命令> #查看外部命令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