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規劃設計師》學習雜記--第2章(5)

2.6 物理設計
我想這節內容我比較喜歡,因爲起碼有些東西不再虛幻的看不見摸不着了,有些設備和技術不再僅僅停留在“邏輯”中了;我喜歡,還因爲我曾經打着“網絡工程師”的幌子擺弄這個活計很多年。物理網絡的實施維護應該是網工的活,這節內容把網絡工程的實施和維護再一次的抽象化、標準化、專業化、理論化(四化建設)後,形成所謂的“物理網絡設計”,這就成了網絡規劃師的工作了,那網工還幹個屁活啊?對,沒錯,網工乾的就是屁活,拉拉線、壓壓頭、搞搞維護、設設路由。網絡架設好後,也基本就剩下這麼點小活了,所以很多單位的網絡工程師也就是充當一下網管員的角色,跟網絡公司裏的網絡工程師沒有可比性。靠,又扯遠了。爲了儘快擺脫網工的尷尬地位,我們還是趕緊的進入正題吧。這一階段包括:結構化佈線系統設計、機房環境設計、設備選型網絡實施。下面分別說明:

2.6.1 結構化佈線設計
2.6.1.1結構化佈線的概念特點:

結構化佈線,更全面的叫法是:結構化綜合佈線。如果有機會,你捅開你公司的天花板看看,裏面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各種線槽,通往上下左右。扒開線槽,裏面會有各種各樣的線材如光纖、雙絞線、同軸線等,碰到比較弱智的佈線,你甚至能看到捆紮在一起的還有電力線。暫且不說合不合理,這裏就有點結構化、綜合化佈線的意思了。結構化綜合佈線即能滿足目前絕大多數通信的要求,通過一次佈線工程就提供各種語音、數據、圖像或視頻應用的通信線路。那麼結構化佈線的特點就很好理解了:實用性、靈活性、開放性、模塊化、擴展性、經濟性。

2.6.1.2系統構成
提到結構化佈線,你必須知道它的6個子系統的含義和分界,其實在網工考試中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介紹,但網工出題一直沒有偏重於此。下面通過圖片再過一遍(聲明:部分圖片引自互聯網)。
先看兩個圖,大致整體上了解結構化佈線系統


1、 工作區子系統
 

2、 水平佈線子系統
 

3、 管理子系統
 


4、 幹線系統
 


5、 設備間子系統


6、 建築羣子系統



2.6.1.3 佈線距離和線纜鋪設準則
上面只是從全局的角度描述了佈線工程的框架。具體到工程施工,還會有許多細節性的標準需要注意,假如讓你參與一項網絡工程的驗收工作,作爲一名網絡規劃師,我想你不應該簡單的僅以網絡能不能正常的應用爲標準來判斷工程達不達標。起碼你應該瞭解一些這個行當裏的“行規”(這是正規的國際標準EIA/TIA 568,不是你的什麼網線只壓四根線的“潛規則”),比如各種線材的佈線距離、線纜製作、線纜彎曲度等等(內容看書)。這麼說太籠統,舉例圖示,規不規範,一眼判斷,若要經驗,多做實踐。



2.6.2 網絡中心機房要求
這一節內容書上說是依據GB50174-19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範》,實際上這個標準目前已經廢止,自2009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國家標準,編號爲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範》。不過內容大同小異了。
教程上內容節選自該規範的部分內容,不再詳述。附件給出該GB50174-2008規範文件。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