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认证体系,网络的分类(基础应用),OSI

 

Cisco 认证体系
Cisco认证证书的等级
 
等级1—工程师 Associate
§ CCNA(Cisco Certitied Network Associate)思科认证网络支持工程师
属于Cisco售后工程师认证体系得入门认证
§ CCDA( Cisco Certitied Design Associate )思科认证网络设计工程师
ú 属于Cisco售后工程师认证体系的入门认证。
等级2—资深工程师 Professional
§ CCNP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思科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
§ CCDP( Cisco Certified Design Professional   )
     思科认证资深设计工程师
§ CCSP( Cisco Certified Security Professional )
     思科认证资深安全工程师
§ CCIP(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Professional)
     思科认证资深互联网工程师(电信运营)
§ CCVP ( Cisco Certified Voice Professional )
     思科认证资深语音工程师
等级3—网络专家 Expert
§ 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
    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
ú 路由交换方向
ú 安全方向
ú 电信运营商方向
ú 存储网络方向
语音方向
网络的分类
§ 网络的分类的角度
ú 按覆盖范围分类
ú 按拓扑结构分类
ú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服务方式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类
§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 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MAN)
§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a.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一般采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通常速率在10Mb/s以上),但地理上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一般在几十米到几千米范围内)。
§ 在局域网发展初期,一个单位往往只拥有一个局域网,但现在局域网已被广泛使用,一个单位往往会拥有多个局域网。因此,出现了校园网或企业网的名词。
§ 局域网最主要的的特点是
§ 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有
§ 地理范围有限
§ 站点数目有限
§ 在局域网发展初期,局域网比广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小的误码率。但随着光纤技术在广域网中普遍使用,现在广域网也具有很高的数据率和很低的误码率。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其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 WAN的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 广域网是由结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
§ 连接广域网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 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MAN作用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 MAN可以为一个或几个单位所共有,也可以是一种公用设施,用来将多局域网互联。
§ MAN的传输速率高于LAN,是LAN与WAN之间的桥接区。
§ MAN因为要和多种LAN连接,所以MAN必需适应多种业务、多种网络协议以及多种数据传输速率。
2.按拓扑结构分类
§ 网络拓扑(Topology)确定了网络的结构。网络拓扑有两种:
ú 物理拓扑,是指实际布线或设备相互连接的几何形式;
ú 逻辑拓扑,是指网络中各结点通过传输介质相互通信的方式。
§ 物理拓扑
ú 总线型拓扑
ú 环型拓扑
ú 星型拓扑
§ 逻辑拓扑
ú 广播拓扑
ú 令牌拓扑
3.按传输介质分类
§ 按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无线网络将专门讨论)。
§ 有线网络的种类:
ú 双绞线网络
ú 同轴电缆网络
ú 光纤网络
§ 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介质而广域网中会出现多种连接介质。
4.按服务方式分类
§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lient/Server)
ú 服务器是指专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或专用设备;
ú 客户机是指用户计算机。
ú C/S是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多台客户机可以共享服务器提供的各种资源。
ú C/S结构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网络类型,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
§ 对等网(Peer-to-Peer)
ú 对等网不需要网络中存在专门的服务器,网络中的资源由各主机以共享的形式提供;
ú 对等网的优点是灵活方便;
ú 对等网的缺点是难以实现集中管理、安全性低;
ú 对等网常用于小型网络环境;
 
 
OSI参考模型
§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a.物理层的功能
  • 物理层定义了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结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控制数据怎样被放置到通信介质上。
  • 物理层所规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ú 使用何种物理信号表示数据“1”和“0”;
ú 物理信号的时钟频率;
ú 数据是否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ú 如何开始和结束连接;
物理接口的工艺标准;
        b.物理层设备
  • 物理层设备包括:
ú 中继器(Repeater)
ú 集线器(Hub)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相邻接点间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发送方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帧(Frame),并按顺序传送各帧。
a)        由于物理线路的不可靠,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会为每个数据包计算出CRC(循环冗余校验),并将校验值附加到数据帧的尾部。接收方如果发现数据出错,则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
b)        数据链路层还需要解决重复帧的问题。
c)        数据链路层使用流量控制机制来防止高速发送方的数据把低速接收方“淹没”。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网络设备:
  • 在局域以太网中,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标识目标结点。
  •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应该具备识别和使用MAC地址的能力。
  •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设备:
ú 网卡(NIC)
ú 网桥(Bridge)
ú 交换机(Switch)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并采用路由协议,报文的传输选择最优的路径;
网络层涉及的协议有IP、IPX等,网络层设备必需能够识别出网络地址信息。
网络层的主要设备包括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是整个网络的关键部分,实现两个用户进程间端到端(End-to-End)的可靠通信。
传输层要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
传输层是TCP/IP协议栈中的关键一层,向下提供通信服务的最高层,向上是用户功能的最底层。
5.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中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
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可以采用3种方式进行组织:
ú 单工
ú 半双工
ú 全双工
会话层的目的是使应用程序的数据之间保持隔离
6.表示层
表示层: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的格式化;
表示层功能还包括:
ú 数据加密/解密
数据压缩/解压缩
7.应用层
应用层作为应用程序和表示层之间的接口,为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提供接口;
应用层还负责识别并建立想要通信的计算机一方的可用性,并决定通信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