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战场

场如战场,暗礁遍布。有时你觉得自己努力、奋斗了,毫无私利的为单位奉献自己的一切。实际上,你做的这些,是否被上司理解?被同事认同?被下属认知?不一定!这些“人事”上的东西,没做好,你付出的一切都将是徒劳!

走出校园整整七年,曾经的雄心、理想、抱负,被赤裸裸的现实生活,倾轧的所剩无几。我们开始妥协,开始学着以一张谄媚的脸,和曾经不屑的人或事,谈笑,一点点丧失自己的尊严。其实,换种角度去想,这可能就是一种“成长”!

最近,工作出了点小问题,重压之下患上轻度抑郁症。外人眼中的公务员是轻松、风光的,但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公务员,这些都是假象。我们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对于我来讲,不是空话,至少我不想让它成为一句空话。于是,曾经积压的各种问题,一股脑的袭来,能力范围以内的,能力范围以外的,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前提下压来。简单的人,不善于经营“人事”。这次我也败了。长期积压的问题,至少说明,前人的无视和放任自流,还有水平、能力的低下,才造成这个局面。孤独的我,找不到同伴,一个人艰难的前行。同时,还要面对各种诽谤、污蔑。

令我倍感以外的是,患病后和好友联系,没想到我们一样的境遇。呵呵!只能感叹我们还是不成熟的。其实,让我倍感以外的是,我们的情况是惊人的相似。毕业七年,都开始参与、负责项目建设。信息化不同于土木工程,前期的需求调研都是抽象的,他和你的业务流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事实上,我们每个项目,在前期调研,无论从认识,还是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这样也就陷入一个怪圈。前期调研的缺失,直接导致系统项目建设的严重不足,再加上一味的追求进度、过分讲求经济效益,赶工期,后面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护、修补,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开发成本。

有时我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需求往往是抽象的,需要更具有专业技术、业务水平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你要走访的人,可能是只对自己的业务了解,而不能总领全局,或者他对自己的业务都是一知半解,不甚了解(比如,机关大量的外行,并不了解基层实际需求)。这样能做好需求调研,就是一个笑话!可怜的是现在很多公司,追求眼前利益,并没有认识到这点。政府信息化又是一块肥肉,基本上大同小异,在没有良知公司销售代表的眼里,政府信息化只是一个摆设,不可能真正的使用,糊弄完专家验收,赚到钱,就OK,一切万事大吉!什么社会效益?公共利益?都是扯淡!

长此以往,政府信息化发展停滞不前,自然可以理解。同时,对于中国软件业,这种没有良知的不健康的发展方式,也是后患无穷的!没有需求,一切都靠后期的修修补补,使中国软件业始终拿不出自己的有说服力的软件、系统,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零零碎碎,说了一些近期的所思所想。很多东西积压在心里时间长了,不说也是一种痛苦,不想圆滑世故。现实是残忍的,我们就在这种被伤害中前行、长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