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和預端接:與數據中心佈線未來相約

【摘要】光纖接頭經歷了“大變小,少變密”的階段,LC是最常見的光纖接頭,而MPO/MTP則代表未來的主流——它們基於MT(多芯光纖)連接技術,面向高密度、高性能、40G/100G、更長距離、更高速傳輸。

    衆所周知,目前數據中心最大的發展趨勢之一就是高密度,特別是以太網標準IEEE 802.3ba的獲批,使得40/100G提上日程,更加劇了這一趨勢的演進。儘管光纖系統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很好地滿足了這一需求,但各種相關問題也隨之而來。
 
    8月12日,一場圍繞“數據中心的高速光發展”的佈線行業交流活動在北京召開,該活動是綜合佈線工作組主辦的“CTEAM專家圓桌會談”系列活動的第三期。
 
    綜合佈線工作組組長張宜、副組長吳健、光纖白皮書課題技術負責人房毅、工作組專家萬志康、王樺、王爲等嘉賓,與現場百餘位專業觀衆,共同交流了數據中心佈線未來走向、光纖接頭類型、智能管理、高速鏈路測試等技術話題。現場氣氛熱烈,問題探討深入。

 

    活動一開始,來自施耐德公司的王樺首先帶大家回顧了光纖系統的發展歷程,並詳細對比了OM1-OM4,以及OS1和OS2等各種連接技術的介質、芯數、工作帶寬、傳輸距離等詳細參數。在“被光纖、被萬兆”的時代,用戶更需要做到對光纖連接技術心中有數。

 

施耐德電氣VDI事業部產品推廣主管 王樺

    另一方面,數據中心光纖系統離不開智能管理。對此王爲表示,在硬件方面,藉助插頭的銅觸電以及MOP配線架等,有助於智能佈線系統的形成;而在軟件方面,通過人性化的CAD界面,以及預配置模塊等,得以更好地幫助用戶進行規劃。
 
    不過,目前國內數據中心用戶的現狀是——多數用戶不會規劃,希望別人能夠幫忙,還有的用戶甚至連自己的需求都不知道。面對沒有規劃的項目,數據中心光纖智能管理就變得很難實施。

 

以色列RIT公司全國技術經理 王爲

還有不少用戶,在向高速鏈路升級遷移的過程中,面臨很多頭疼的問題。對此,福祿克公司尹崗提出,對應於數據中心光纖系統,在測試方面也有新的需求。一些用戶可能會遇到長度和損耗都正常的條件下,仍然出現遷移失敗的情況,這就需要引入二級測試,此外,針對高密度光纖的MPO測試,以及短鏈路/跳線測試也要仔細考量。

 

美國福祿克公司客戶主管 尹崗

    MPO無疑是數據中心光纖系統的熱點話題。幾位專家都認爲,光纖接頭經歷了“大變小,少變密”的階段,LC是最常見的光纖接頭,而MPO/MTP則代表未來的主流——它們都是基於MT(多芯光纖)連接技術,在性能上並無區別。未來向高密度、高性能、40G/100G、更長距離、更高速傳輸升級的過程中,離不開MPO和MTP。
 
     EPCOM衡東通訊公司萬志康表示,現在高密度的、預連接的MPO系統,在數據中心是不可抗拒的。MPO的預連接和LC的區別,就是宜家和木匠做傢俱的區別,宜家的東西買回去,你不是木匠,也可以組合出來。MPO基於高速數據傳輸、滿足40G/100G標準、模塊化等特點,正大量應用在數據中心、FTTX解決方案和光纖器件三個應用領域。
 
    當然,MPO也有自身的缺點。萬志康認爲,作爲納米級設備,MPO的實現太難了,不借助工廠熔接是做不出來的。康普公司的吳健則表示,MPO好的一面是高密度,適合空間小、多芯的情況;不好的方面是壞了就一塊兒壞。因此,如果確定應用高密度光纖連接,使用MPO/MTP,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維護水平。

 

EPCOM衡東通訊業務發展總監 萬志康

    尹崗從測試角度也指出MPO的問題:“比如MPO有12根,現場測試如果一根有問題,甲方認爲要回去重新測試。包括安裝、防塵、防潮都要小心,對施工的要求,顯然FC、LC高得多。”王爲表示,曾經碰到過由於施工問題放棄預端接的情況,對於MPO應用來說,業主更要有充分的規劃。
 
    儘管MPO有“一損俱損”的風險,並且安裝困難、使用複雜,但王樺認爲,MPO的故障修復能力是比較強的,一旦出現問題能快速解決掉。

 

美國康普公司中國區技術總監 吳健

    另一方面,由於MPO是預端接的模塊化產品,需要用戶有具體的規劃相配合。根據《2010年中國綜合佈線市場發展報告》,有58.3%的受訪者認可預端接系統對質量和性能的提升,不過我們也看到,在不考慮選用預端接系統的用戶中,有26.1%擔心設計無法細化出精確的長度,15.6%基於成本因素。
 
    對此王樺表示,很多用戶前期不瞭解MPO,後來再去現場做深化設計。預端接的問題,要很清楚結構怎樣,不清楚就要藉助外部力量,否則預端接50米,現場要30米或60米都是用戶吃虧。前期必須要有了解。
 
    康寧公司的房毅也認爲,前期規劃應該詳細到一定的程度。實際上,在一個項目當中,用戶按正常的設計、施工、操作流程,都可以用預端接,問題在於現實情況下的深化階段,清單的遞交。
 
    此外,數據中心設備更新非常快,應用預端接後,用戶還會持續面臨設備的升級與改造,部分用戶會顧慮這種擴容升級對原來的預端接系統的影響。
 
    針對這個問題,萬志康提到了3月份在美國光纖通信展的見聞,以太網聯盟甚至在現場展示了基於100G的高速應用,而整個信道就是採用12芯MPO連接方式。“這種擔心的問題不存在,現在12芯在那裏,未來還可以接72芯,多芯不見得就單純爲了高密度,也是爲未來預留。問題在於怎麼做好,怎麼選。”
 
    房毅也認爲,預端接系統在OM3/OM4介質、模塊化組件、支持40G/100G等方面,對未來做好了準備。目前OM3涵蓋了80%的主流系統,而對於OM4來說,從報告和各種交流來看,與OM3的關係將是相互映襯而不是取代,在數據中心將會與OM4更好地結合。

 

康寧大中華區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高級顧問 房毅

    吳健在談到OM4時指出,OM4的出現有重要的意義,它使得線纜對數據中心的適應性增大。距離上的延展,幫助產品在更大覆蓋面上支持已有的數據中心模式,但距離延展不是單純問題,更好的產品,能夠讓用戶自由設計數據中心。40G/100G更傾向於用損耗、色散表現好的產品,OM4得以接受是經過考量的,值得推薦。
 
    針對這種數據中心的擴容,尹崗指出,用戶在擴容時會採用機械方法複用進來,增加一兩個連接點,這可能引發新的問題。由於光纖、電纜,以及各種設備的持續升級,在數據中心是一個常態,用戶的規劃時間也不能太遠,在2-3個設備週期(每個設備週期3-5年)裏,綜合佈線就要重新搞一遍。
 
    針對各位嘉賓的討論,綜合佈線工作組組長張宜最後做出總結,並談了自己對數據中心光纖發展中一些問題的看法。

 

綜合佈線工作組組長 張宜

    張宜認爲,在數據中心光纖佈線中,應該關注的是單模和多模的應用場合,以及界面劃分的問題;如何做規劃,佈線設計與網絡規劃脫節問題;預端接問題等。
 
    對於“光進銅退”這樣的問題,應當理性正確看待,要在不同場合中分析。實際上,數據中心裏銅纜的使用比例,反而會大。
 
    而在預端接與高密度產品選用問題上,應該特別注意貼近工程狀況。比如很多機房集成商基於利潤考慮,就不贊成使用預端接,而是傾向於推薦光纖熔接的現場施工方式。工程的狀況是很複雜的。
 
    針對這些情況,綜合佈線工作組也在考慮對2008年發佈的《光纖配線系統設計與施工檢測技術白皮書》進行修訂。“希望通過這樣的研討會,將交流的信息和內容放在修訂上,爲大家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這是工作組的願望。”張宜最後說。
 
    據悉,“CTEAM專家圓桌會談”是由中國綜合佈線工作組(CTEAM)於2011年推出的一個主題系列活動。該活動致力於爲綜合佈線行業精英搭建平臺,集結業界專家、廠商、設計單位、集成商、最終用戶等各方資源,定期開展零距離溝通,分享業界前沿技術與產品,交流實用有價值的工程經驗,並就具有一定爭議性的話題展開辯論。
 
    “CTEAM專家圓桌會談”每年舉辦4~5期活動,每期聚焦一個主題。下期活動將聚焦“萬兆網絡的構建”話題,敬請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