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超融合產品怎麼選?

在新的IT浪潮中,超融合作爲一種創新型架構,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在前幾個系列篇中,中橋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隨着超融合在中國市場呈現飛速發展態勢,以及超融合相對傳統IT架構在各方面凸顯的優勢,各種類型的企業用戶紛紛開始選擇部署超融合,以實現業務創新和突破。面對超融合市場“琳琅滿目”的超融合產品,中橋將繼續用數據“說話”,看看哪家超融合廠商的產品品牌認知度更高,同時通過對中國超融合市場份額的解析,進一步明晰中國超融合市場格局。

隨着數字化轉型浪潮的不斷推進,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AI的快速發展,超融合成爲應用上“雲”的最佳“助力”。中橋在2018年第三季度就超融合產品的品牌選擇進行了調研(如下圖)。結果顯示,參加調研的381家企業IT負責人中,20%將VMware vSAN視爲首選,其次則是Dell EMC 的VxRail或VxRack (19.4%)和華爲的FusionCube(17.9%)。而不採用超融合架構產品的受訪者比例僅爲16.5%。這一數據從側面再次印證了超融合已經成爲大勢所趨。

然而從企業規模來看,不同規模的企業對於超融合產品的選擇具有明顯差異。對於企業級用戶,VMware vSAN是首選,比例高達23.2.%,緊隨其後的是Dell EMC 的VxRail或VxRack 超融合產品(22.6%)。而中小企業中,首選的則是華爲的FusionCube超融合產品,比例達19.9%,其次則是VMware vSAN超融合(17.7%)。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之所以呈現這樣的結果,中橋認爲以下幾點是主要因素:

1,中國IT市場的虛擬化進程。雖然中國企業的虛擬化成熟度相比歐美市場要低,但是大數據、雲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加速了虛擬化在中國企業用戶的普及。VMware 作爲虛擬化行業的領導者,其在企業級用戶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中橋2018年曾就虛擬化軟件的選擇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企業級用戶中,74.8%的受訪企業選擇VMware的虛擬化軟件來部署虛擬化(涵蓋使用免費的虛擬機使用者)。因此,對於企業級用戶而言,在VMware 虛擬化基礎上部署VMware的超融合產品就是一種“順理成章”的選擇。

2,VMware 超融合以軟件定義技術爲核心,針對通用應用、桌面虛擬化、軟件定義存儲、高性能核心系統四種工作負載,提供定製化的軟件系統,這爲企業級用戶滿足不同工作負載需求提供了靈活選擇。

3,VMware超融合具備的強大企業級管理功能,通過對各種工作負載的智能管理,爲企業級用戶謀求切實的“福利”。

4,在企業級用戶從傳統以物理爲核心的IT向以數據爲核心的新IT演進過程中,企業IT不僅要滿足傳統核心系統的需求,同時還要滿足雲原生應用以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需求。VMware超融合跨核心系統、多雲以及邊緣的工作負載遷移,以及對工作負載集中透明管理的優勢,爲VMware超融合贏得企業級用戶又增添了一項“籌碼”。

從中小企業角度來看,受自身IT預算以及IT資源所限,再加上缺乏規範化的IT流程,以及開源所存在的優勢,多項虛擬化技術並用成爲中小企業IT的典型場景。再加上某些行業合規對於國產化的要求,因此,在超融合產品的選擇上,能夠支持異構、開源虛擬化技術,同時經濟實用成爲中小企業評估超融合產品的首要考慮因素。隨着中國IT國產化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和技術支持服務的不斷完善,中國的國產化超融合產品,不論是性能、穩定性、可管理性,以及對虛擬化平臺的支持等方面,都能夠滿足用戶需求,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選擇國產化超融合產品的主要原因。

從另外一個維度——市場份額來分析,IDC報告顯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超融合市場上,,華爲、H3C和深信服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位。在中國超融合市場,典型的國產化形態正在建立,雲架構需求、分佈式數據中心重塑、政府行業、智慧城市、各種行業雲、區域雲的搭建,爲中國的超融合廠商提供了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國產化超融合產品具有以下優勢:

1,基於開源技術開發,成本開支低;

2,自主技術開發,滿足技術合規需求;

3,依託中國行業雲,爲企業量身定製,更具靈活性。這爲中國超融合廠商開拓市場提供了機會,目前中國廠商的超融合產品在政府、電信、金融、教育、製造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然而,中橋在對企業進行深訪後發現,現在的企業IT環境中,越來越多地呈現出的是多種超融合產品“並舉”的場景,即使政府,也是典型的異構超融合的形態:針對邊緣應用部署國產廠商的超融合,而核心應用,特別是性能要求苛刻的應用,則採用VMware vSAN或者Dell EMC的VxRail或VxRack。再者,從行業來看,越來越多的行業用戶開始部署超融合,例如政府、智慧城市,他們在評估桌面虛擬化以及高性能核心系統時,會選擇VMware或者Dell EMC 這類的超融合產品。這促使VMware、Dell EMC在中國的政府以及其他行業也得到應用。

隨着超融合從1.0向3.0的演進,超融合市場在快速增長。在以數據爲核心的超融合3.0下,跨核心系統、多雲和邊緣的工作負載多向遷移成爲企業“常態”。對於企業而言,超融合1.0時選擇的超融合產品,在超融合3.0時可能成爲企業的業務發展瓶頸。因此,企業在進行超融合產品甄選和評估時,不僅要看超融合是否具備強大的企業級功能,以儘可能提高IT的資源利用率,同時工作負載的透明管理和遷移,以及系統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都將成爲關鍵衡量指標。

到這裏,關於中國超融合市場的解析將告一段落。未來2個月,中橋還將發佈更多關於超融合市場的調研數據,並通過數據“說話”,進一步解析這一市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