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詳解

一、OSPF的5種數據包類型:
1、hello 包
2、DBD包 -數據庫描述包
3、LSR鏈路狀態請求
4、LSU鏈路狀態更新
5、LSack 鏈路狀態確認
數據包結構:跨層封裝於3層報頭,協議號89;

標準報頭中存在RID/區域ID和認證參數;

二、OSPF的狀態機
Down:一旦本地發出ospf的hello包進入下一個狀態
Init初始化:接收到的hello包中存在本地的RID,進入下一狀態
2way雙向通信:鄰居關係建立的標誌;
條件匹配:點到點直接進入下一狀態;MA網絡進行DR/BDR選舉(40s),非DR/BDR間不進入下一狀態
Exstart預啓動:使用類似hello 的DBD包來進行主從關係選舉,RID數值大爲主,優先進入
下一狀態;
Exchange準交換:使用真實的DBD包來共享數據庫目錄;
Loading加載:使用LSR/LSU/LSack來獲取未知的LSA信息;
Full轉發:鄰接關係建立的標誌

三、OSPF的工作過程
1、啓動配置完成後,鄰居間組播(224.0.0.5)使用hello包,建立鄰居關係,生成鄰居表;
2、鄰居表生成後,基於鄰居表中的各個鄰居,進行條件的匹配;匹配失敗將維持鄰居關係,
僅hello包週期保活即可;
條件匹配成功者間將建立鄰接關係,鄰接關係間將使用DBD來共享本地的數據庫摘要;鄰接關係間可以通過識別摘要,來請求本地未知的LSA信息;請求時使用LSR,對端使用LSU來分享這些LSA信息;
當獲取到網絡中所有的LSA後,本地數據庫建立完成,LSDB同步結束;數據庫表可查看;
3、默認OSPF協議通過本地的數據庫,啓用SPF最短路徑選路規則,計算本地到達所有未知網段的最佳路徑,然後將其加載於路由表中;
收斂完成—hello包週期保活 鄰接關係間每30min週期進行DBD的比對,若一致繼續保持安靜;
4、結構突變
【1】新增網段—直連新增網段的設備,使用DBD包來告知本地所有鄰居;
【2】斷開網段—直連斷開網段的設備,使用DBD包來告知本地所有鄰居;
【3】無法溝通—dead time到時時,斷開鄰居關係,是否能夠重建關注hello包;

四、名詞註解:
LSA:鏈路狀態通告,在不同環境下產生不同類別的LSA;可以是拓撲也或者是路由條目;
LSDB:鏈路狀態數據庫—所有LSA的集合
LSA洪泛,LSDB同步-----OSPF收斂的稱呼

五、配置
R1(config)#router ospf 1 啓動時需要配置進程號,僅具有本地意義;
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 配置RID; 手工配IP–如果沒有去環回最大地址拿IP–如果沒有去物理最大地址拿IP-物理地址沒有則無法啓動。
宣告的作用:
1,激活–收發ospf信息
2,通告直連接口的拓撲
3,區域劃分
R1(config-router)#network 12.1.1.1 0.0.0.0 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1 0.0.0.0 a 0
注意必須攜帶反掩碼
區域劃分的規則:
1、星型結構(性價比最高的拓撲形狀)—骨幹區域0;非骨幹大於0;非骨幹必須直連骨幹區域;

2、必須存在ABR–區域邊界路由器

【1】啓動配置完成後,鄰居間使用hello包建立鄰居關係,生成鄰居表;
R2#show ip ospf neighbor
Neighbor ID Pri State Dead Time Address Interface
1.1.1.1 0 FULL/ - 00:00:32 12.1.1.1 Serial1/0
3.3.3.3 0 FULL/ - 00:00:37 23.1.1.2 Serial1/1
鄰居的RID 優先級 狀態機 下一跳 出接口
關係的建立依賴hello包;

帶*的參數必須完全一致。

【2】鄰居關係建立後,鄰居間進行條件的匹配;若匹配失敗,將保持爲鄰居關係,僅hello包週期保活;若匹配成功,將入鄰接關係的建立;先使用類hello 的DBD進行主從關係選舉;
主RID數值大,優先級共享真實的DBD包,分析本地的數據庫目錄,便於鄰居對比,之後通過LSR/LSU/LSack來獲取未知的LSA信息;
這些LSA被保存在本地的LSDB中,通過數據庫表呈現;
查看數據庫表:R2#show ip ospf database
展開看全表:R2#show ip ospf database router +目標IP

DBD包–數據庫描述表–lsdb的目錄;
1、隱性確認–使用序列號進行確認
從設備複製主設備的序列號,來對DBD包進行確認

2、標記位 I位-爲1標識本地發出的第一個DBD包 M位爲1標示不是本地的最後一個
DBD包 MS位爲1標識本地爲主

3、MTU–在exchange狀態時收發的dbd包中攜帶本地接口的MTU值;鄰居間該值必須一致,否則將卡在exchange狀態;

當MTU值達到比本值小的接口處,將把數據部分分爲兩個或多個部分,然後封裝包頭包尾,然後通過接口。

【3】當LSDB同步完成,本地將使用sfp選路規則,計算本地到達所有未知網段的最短路徑,然後將其加載到路由表中;
1、字母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O 本地區域的路由;本地通過該區域的拓撲信息計算所得
O IA 域間路由,其他區域的路由;是ABR共享到本區域的路由
O E1/2 域外路由,其他協議或進程的路由條目;是ASBR重發布到OSPF的路由
O N1/2 域外路由,其他協議或進程的路由條目;是ASBR重發布到OSPF的路由,同時本地
處於NSSA區域
2、管理距離–默認110
3、度量爲cost值=開銷值=參考帶寬/接口帶寬
默認參考帶寬爲100M;優選cost值之和最小的路徑;

BUG:當接口帶寬大於參考帶寬時,度量值爲1;可能導致選路不佳;
可以修改所有OSPF設備的參考帶寬;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
<1-4294967> The reference bandwidth in terms of Mbits per second
R1(config-router)#auto-cost reference-bandwidth 1000

【4】成爲鄰接關係的條件–關係到網絡類型
點到點和MA;
1、點到點網絡中所有鄰居直接建立爲鄰接關係;
2、MA網絡中需要進行DR/BDR選舉,非DR/BDR間不建立鄰接關係,保持爲鄰居關係;
OSPF水平分割–在區域間進行
DR/BDR選舉規則:
1、先必須優先級,默認1;數值大優 若優先級爲0,標識不參選
2、優先級一致比較RID,數值到優
干涉選舉:
1、DR優先級最大,bdr次大,其餘不修改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參選接口上修改優先級
R1(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3
注:OSPF選舉非搶佔,修改優先級後,必須重啓所有設備進程
2、DR優先級最大,bdr次大,其他設備修改爲0;不需要重啓進程
切記:不得將所有參選接口修改爲0;至少存在DR;

【5】OSPF網絡類型 ----ospf的接口網絡類型 —
OSPF協議在不同的網絡類型下,不同的工作方式
R1#show ip ospf interface loopback 0
Loopback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Internet Address 1.1.1.1/24, Area 0
Process ID 1, Router ID 1.1.1.1, Network Type LOOPBACK, Cost: 1
Loopback interface is treated as a stub Host
網絡類型 OSPF的接口網絡類型 工作方式
環回-LOOPBACK LOOPBACK 無hello包,主機路由發送
點到點–PPP/HDLC/GRE POINT_TO_POINT hello time10s;自動建鄰,不選DR/BDR
BMA–以太網 BROADCAST hello time10s;自動建鄰,選DR/BDR
NBMA–幀中繼、MGRE POINT_TO_MULTIPOINT hello time30s;自動建鄰,不選DR

在MGRE環境中運行OSPF,因爲OSPF協議在tunnel接口默認的工作方式爲點到點,這種方式只能建立一個鄰居,故多點端將出現鄰居關係翻滾;
解決方法:修改接口的工作方式
r1(config-if)#ip ospf network ?
broadcast Specify OSPF broadcast multi-access network
non-broadcast Specify OSPF NBMA network
point-to-multipoint Specify OSPF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point-to-point Specify OSPF point-to-point network
1)修改爲 broadcast ,所有節點必須全部修改,否則無法建立鄰居關係,後者無法正常收斂,卡在exstart狀態機;
注:在星型或部分網狀使用broadcast工作方式,將出現DR位置問題;
解決方法----DR固定在一個點;
----所有接口工作方式修改爲點到多點;
2)在全連網狀結構中,建議不使用點到多點;因爲將全網鄰接關係,重複更新;

注:NHRP服務器可以多臺,用於備份服務器;開啓全連網狀,不是增加NHRP服務器的數量,而是在沒有鄰居關係的設備間,互相配置僞廣播;

擴展知識:
【1】解決OSPF的不規則區域(主要因爲地理位置)
OSPF協議的規則區域-星型結構,非骨幹區域必須同時工作骨幹區域;否則該非骨幹區域的ABR不能進行區域間路由共享;
1、遠離了骨幹的非骨幹區域
2、不連續骨幹

解決方法:
1、tunnel 在兩臺ABR上建立隧道,然後將其宣告到OSPF協議中;
缺點:對週期、觸發更新和保活流量對中間區域存在資源佔用
選路不佳;

2、OSPF虛鏈路–在兩臺ABR上進行虛鏈路的建立,之後讓骨幹區域ABR對非法ABR進行授權;使得非法ABR可以進行路由共享;

過程:兩臺ABR使用hello包建立鄰居關係,生成鄰居表;然後非法ABR將數據庫共享給合法ABR,由合法ABR進行審覈,通過後對其授權;因爲在兩臺ABR間沒有建立實際的網段鏈路,故不存在選路不佳問題;未避免週期的保活和更新信息對中間區域的資源佔用,取消了該機制;----導致虛鏈路不可靠,不穩定;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area 1 virtual-link 4.4.4.4
中間穿越區域 對端ABR的RID

3、多進程雙向重發布(最優方式)
(1)多進程—一臺設備上同時運行多個進程時,不同進程存在各自的RID和數據庫;當從各自鄰居處學習到了信息後,存儲在自己的數據庫中,數據不共享;僅將計算所得路由加載到同一張路由表中; 若將一個接口同時宣告於多個進程,僅最先宣告進行工作;
(2)雙向重發布–兩種協議或兩個進程間,進行路由條目的雙向共享;

OSPF水平分割:從此口出,不從此口進

解決不規則區域時,將處於不規則點的ABR不同接口宣告到不同進程,最後使用雙向重發布來實現路由共享—選路正常,無週期信息,可靠和穩定的;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2 subnets
r4(config-router)#exit
r4(config)#router ospf 2
r4(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subnets

【2】OSPF的數據庫表
r1#show ip ospf database 查看數據庫表的摘要
數據表爲LSDB,是各種類別的LSA信息集合;LSA在不同條件下產生,路由信息或者拓撲信息;使用不同的類別來區分了不同條件的LSA信息;
具體查看某條LSA信息
r1#show ip ospf database router 1.1.1.1
類別名 link-id

所有類別的LSA信息,均存在以下參數
LS age: 328 老化時間,1800s週期更新歸0,觸發更新歸0;最大老化3609s
Options: (No TOS-capability, DC)
LS Type: Router Links LSA類別名,此處爲1類;
Link State ID: 1.1.1.1 link-id條目在目錄中的番號
Advertising Router: 1.1.1.1 通告者的RID–該LSA的更新源設備的名字
LS Seq Number: 80000005 棒棒糖序列號規則
Checksum: 0x63FA
Length: 60

各種類別的LSA:
名稱 傳播範圍 通告者 攜帶的信息
LSA1 router 設備所在區域 該區域的每臺設備 本地直連拓撲
LSA2 network 設備所在區域 DR MA網段部分的拓撲
LSA3Summary 整個OSPF域 ABR O IA 域間路由
LSA4 asbr-summary ASBR所在區域外的 整個OSPF域 ABR ASBR位置
LSA5External 整個OSPF域 ASBR O E1/2 域外路由
LSA7nssa-external 單個NSSA區域 ASBR O N1/2域外路由
//////////////////////////////////////////////////////////////////////////////////////////////////////

名稱 link-id 通告者ID
LSA1 router 通告者的RID 該區域的每臺設備
LSA2 network DR的接口ip DR的RID
LSA3Summary O IA 路由條目的網絡號 ABR;經過下一臺ABR時,修改爲新的ABR RID
LSA4LSA4 asbr-summary ASBR RID ABR(與ASBR在同一區域)經過下一臺ABR時,修改爲新的ABR RID
LSA5External O E1/2 路由條目的網絡號 ASBR-默認在傳播過程中不修改
LSA7nssa-external O N1/2路由條目的網絡號 ASBR-在傳遞出該NSSA區域後,被新的
ASBR轉換爲5類

【3】OSPF的LSA更新量優化
1)彙總—減少骨幹區域的LSA–OSPF不支持區域內部的接口彙總,因爲內部傳遞拓撲
{1}域間路由彙總–將一個區域的路由彙總到其他區域
在ABR上配置,配置完成後本地生成空接口防環路由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rea 1 range 4.4.4.0 255.255.254.0
切記:ABR必須是工作在被彙總路由的區域內;只能將本地通過1/2類LSA計算所得路由進行彙總

{2}域外路由彙總—在ASBR上配置;自動產生空接口防環路由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summary-address 99.1.0.0 255.255.252.0
特殊區域–減少非骨幹區域的LSA --所有特殊區域配置,需要該區域每臺設備均配置
不能是骨幹區域,不能存在虛鏈路;

{1}同時不能存在ASBR
《1》末梢區域–該區域拒絕4/5的LSA;
r5(config)#router ospf 1
r5(config-router)#area 2 stub
《2》完全末梢區域—在末梢區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拒絕3類LSA,僅保留一條3類缺省;
先將該區域定義爲末梢區域,然後僅在ABR上定義完全即可;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rea 2 stub no-summary

{2}同時存在ASBR
《1》NSSA 非完全末梢區域;該區域拒絕4/5的LSA;爲避免環路產生,不自動產生缺省;在管理員確定了網絡無環的情況下手工添加缺省路由;本區域的ASBR產生的域外路由使用7類標記,離開本區域進入骨幹時,轉換回5類,進行轉換的ABR成爲新的ASBR;
NSSA的意義在於拒絕從網絡中其他區域的ASBR產生的4/5類LSA信息;
r4(config)#router ospf 1
r4(config-router)#area 1 nssa

《2》完全NSSA—在NSSA區域的基礎,進一步拒絕3類LSA;自動產生3類缺省;
但使用時,應該考慮是否會產生環路;
先將該區域配置爲NSSA區域,然後僅在ABR上定義完全即可;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rea 1 nssa no-summary

切記:使用特殊區域時,ISP連接在哪個非骨幹,該區域不做特殊配置;連接到域外協議時,OSPF中與該域外協議所相連的非骨幹區域也不能做特殊區域配置;否則可能導致環路;

一:擴展配置
認證
{1}接口認證
1】接口明文
r11(config)#interface s0/1
r1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先開啓接口明文認證需求,開啓後該接口發出的OSPF數據包中,認證類型字段被修改,雖然沒有認證祕鑰,當依然要求鄰居該參數必須一致
r12(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cisco123 認證明文祕鑰,兩端需一致

2】接口密文
r11(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密文需求
r11(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1 md5 cisco123 密文祕鑰

{2}區域認證
例:在R1上開啓關於區域0 的明文或密文認證;實際就是在R1上所有屬於區域0的接口,進行明文或密文認證認證類型字段修改;等於在R1的所有區域0接口配置接口認證中的需要開啓;明文或密文祕鑰需要到各個接口逐一配置;
r11(config)#router ospf 1
r11(config-router)#area 1 authentication 區域明文
r11(config-router)#area 1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區域密文

{3}虛鏈路認證
r11(config)#router ospf 1
明文
r11(config-router)#area 1 virtual-link 4.4.4.4 authentication
r11(config-router)#area 1 virtual-link 4.4.4.4 authentication-key cisco123
密文
r11(config-router)#area 1 virtual-link 4.4.4.4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r11(config-router)#area 1 virtual-link 4.4.4.4 message-digest-key 1 md5 cisco123

彙總的擴展
在進行域間路由彙總的同時,修改該彙總條目的cost值;
r11(config-router)#area 1 range 10.1.0.0 255.255.252.0 cost 10
還可以被用於干涉選路,OSPF沒有偏移列表;故可以讓ABR在將被區域路由條目傳遞到其他區域時,使用匯總條目+cost值的方法來進行人爲的度量修改;
R1爲ABR,需要將1.1.1.0/24傳輸給其他區域
r1(config-router)#area 1 range 1.1.1.0 255.255.255.0 cost 10
路由過濾,R1爲ABR,不願意將區域1中2.2.2.0/24的路由共享給區域0;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area 1 range 2.2.2.0 255.25.255.0 not-advertise

域外路由,也可以進行過濾
r1(config-router)#summary-address 4.4.4.0 255.255.255.0 ?
not-advertise Do not advertise or translate
傳遞過程中還可以修改標記,標記位用於做其他的策略
r1(config-router)#summary-address 4.4.4.0 255.255.255.0 tag ?
<0-4294967295> 32-bit tag value

r1(config)#interface e0/0
r1(config-if)#ip ospf cost 50
所有從該接口進入的路由條目,在之前的度量上疊加50;

LSDB的保護特性–12.4以上的IOS支持

設備緩存較少–能保存的路由條目數量較少,建議爲末梢區域設備
若路由依然很多,超過本地緩存極限,將導致設備故障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max-lsa 1000 100
最大LSA條目數 閥值
默認閥值爲75%,此處修改爲100%
到達閥值斷開鄰居關係

r1(config-router)#max-lsa 1000 100 ignore-time 5 斷開鄰居5分鐘

r1(config-router)#max-lsa 100 warning-only 75 LAS到達100條的75%進行警告

注:1類LSA一臺設備發出1條LSA包含所有信息;3/5類LSA一個信息爲一條

收斂時間
修改接口hellotime,dead time自動4倍關係匹配;鄰居間hello 和dead time必須完全一致;
r3(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r3(config-if)#ip ospf hello-interval 10
r3(config-if)#ip ospf dead-interval 40

缺省路由—3類缺省 5類缺省 7類缺省
3類缺省:必須由特殊區域自動產生—末梢區域、完全末梢、完全NSSA
5類缺省:從域外重發布進入到OSPF域;進行該缺省發佈的設備,其路由表中必須先存在缺省路由–該路由的產生方式不關注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默認進入的缺省路由,爲外部類型2;
類型1—起始度量爲1 ----疊加內部度量值
類型2—起始度量爲2-----不疊加內部度量值
r9(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metric-type 1 修改類型
7類缺省:正常僅在普通的NSSA環境配置;因爲普通NSSA不自動產生缺省路由;
故需要在區域0和NSSA區域間的ABR上,向NSSA區域發佈一條缺省路由;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rea 1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默認爲N2-類型2;類型1疊加內部度量;類型2 不疊加;
r3(config-router)#area 1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metric-type 1 修改類型
二:附錄E — link-id相同的問題
若一臺ABR將兩條3類LSA導入其他區域;同時這兩條LSA的link-id相同;
假設:短掩碼網段先進入,link-id正常顯示;長掩碼進入時link-id加反掩碼
20.1.0.0/16–link-id 20.1.0.0
20.1.0.0/24–link-id 20.1.0.255
若長掩碼先進入,在短掩碼進入時,長掩碼的信息被刷新爲反掩碼;

三,OSPF選路規則
1、AD(管理距離)無關的一種情況: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distance 109 1.1.1.1 0.0.0.0

本地從RID爲1.1.1.1的設備處學習到路由條目,管理距離修改109;
一臺路由器從兩個OSPF鄰居處學習到了兩條相同的路由時,僅比較度量值,不規則管理距離;因爲僅針對一臺鄰居進行管理距離修改的結果是要麼兩臺都被改,要麼修改失敗;-關注IOS版本—有時修改RID大路由器管理距離生效,有時需要修改RID小的設備;

2、AD(管理距離)無關的第二種情況

O IA 與 O IA路由相遇,到達相同目標的兩條3類路由,這兩條路由均通過非骨幹傳遞,僅關注cost值,不關注管理距離;
若一條通過骨幹區域傳遞,另一條同過非骨幹區域傳遞–非骨幹傳遞的路由無效

3、OE 與OE

兩條均爲OE2、N2,起始度量相同; 關注沿途的累加度量 (OE2路由在表中度量默認不顯示內部度量)
兩條均爲OE2、N2,起始度量不同;優先起始度量小的路徑;
注:以上設計是便於管理員快速干涉選路;

OE1路由僅比較總度量(起始度量+沿途累加)

4、拓撲優於路由 1/2LSA計算所得路由優於3/4/5/7類計算所得
內部優於外部 3類優於4/5/7類
類型1優於類型2 E1優於E2,N1優於N2,E1優於N2,N1優於E2;
E1與N1相遇,或E2與N2相遇,先比總度量(起始+沿途)小優;度量一致5類優於7類

四,FA-轉發地址
正常OSPF區域收到的5類LSA不存在FA值;
產生FA的條件:
1、5類LSA ---- 假設R9爲ASBR,S0/0口工作的OSPF中,S0/1口工作在非ospf協議不同進程中;且S0/1也宣告在ospf協議中,同時該接口的工作方式爲廣播型;
將在5類LSA中出現FA地址,地址爲R9連接R10網段中R10的接口ip;R9與R10間運行的是EIGRP協議
意義在於讓R9前端的OSPF設備,清除的知道域外的下一跳拓撲結構,更好的避免環路;

2、7類LSA—必然出現FA地址
假設R9爲ASBR,S0/0口工作的OSPF中,S0/1口工作在非ospf協議不同進程中;
S0/1未運行OSPF–FA地址爲R9上最後宣告的環回地址(個別IOS也可能是最大環回接口ip地址),若R9沒有環回接口;FA地址爲R9上最後宣告的物理接口地址(個別IOS也可能是最大的物理接口ip地址)

R9的S0/1也工作OSPF協議中,S0/1接口工作方式爲廣播,那麼FA地址爲F10接口ip;
S0/1的工作方式爲點到點,那麼FA地址爲R9的s0/1口ip

切記:在FA地址出現後,4類LSA無效;人爲過濾掉4類LSA,依然可達域外;
當4類LSA存在,卻人爲過濾了到達FA地址的路由,那麼將無法訪問域外;
一旦出現FA地址,所有的選路計算均基於FA地址進行;
針對存在FA的5/7類路由,4類LSA無意義,僅遞歸到FA地址;若FA地址被策略過濾導致不可達,那麼若有域外路由將不可達;路由表中的度量是到FA地址的度量;

五,NP位+E位 P位被加密,故抓包時看不見P位;
正常NSSA區域內的1類LSA中,N=1 E=0 標識該區域轉發7類LSA,不轉發5類
非NSSA區域E=1 N=0 標識可以轉發5類,不能轉發7類
P位爲1,標識該區域將執行7類轉5類; P爲0,不能7轉5;

區域0連接到兩個非骨幹區域,這兩個非骨幹假設爲區域1和區域2;區域1/2同時連接外部協議,且同時進行了重發布配置;區域1爲NSSA區域,區域2爲非NSSA區域;那麼此時的區域1,P位=0不能進行7轉5;故骨幹區域只能收到從區域2來的外部路由;
若區域1和區域2均爲NSS區域,那麼ABR的RID大區域進行7轉5,另一個區域不轉,
故骨幹區域只能收到從區域2來的外部路由;

六,SFP算法
1、在同一個區域每臺路由具有一致的LSDB
2、每臺路由器以自己爲根計算到達每個目標的最短路徑(最小cost值)
3、必須區域劃分–
優勢-1)域間彙總減少路由條目數量
2)彙總路由是在所有明細路由均消失後才刪除,網絡更穩定
3)區域劃分後不同類別的LSA傳播範圍不同,控制更新量

過程–基於本地LSDB生成–生成有向圖–基於有向圖來進行最短路徑樹生成
最短路徑樹,關注本地LINK-ID的LSA開始–》基於該LSA內提及到點到點或傳輸網絡信息再查看link-id遞歸到下一條信息;基於所有點到點和傳輸網絡信息生成最短路徑樹;
然後用樹中每臺設備的末梢網絡信息補充路由表,完成收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