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公司變得更美好

如何讓公司變的更美好

今年開年的第一天,大boss就說需要我們好好想想怎樣讓部門變的更美好,其實這個不太好說,說深了損人不利己,說淺了沒什麼作用,自己絞盡腦汁總結出以下幾點:

1.做任何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力爭做的最好。
其實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態度,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要麼一開始就不要接這個事,如果接了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其實這個“最好”不太好定義,但最起碼我們自己首先要滿意,如果連我們自己的期望或者目標都達不到的話,那我們做這些東西這些事又有任何意義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的某某項目,我們在一開始做的時候,遇到好多瓶頸點,首先就是需求沒有理清楚,客戶在這類產品上也沒有經驗,如果我們不努力做到最好,那麼也就意味我們這個產品是失敗,比如我們睡眠算法的優化,增加了佩戴檢測,以及APP端增加了運動,睡眠,心率的詳情展示等,這些都是爲了讓我們所努力的結果能呈現最好的面,說句題外話,其實年前我就一直想增加詳情這塊的展示,因爲我覺得對於這一類產品沒有詳情的展示它是不完美的,在不斷優化的同時,其實我們也是在積累,技術在沉澱,比如:我們的藍牙通訊協議,我們的睡眠算法以及我們APP端基於該項目的一整套Log系統,模塊封裝以及組件化等,這些都是我們的積累和沉澱,所以我要說的第一點就是:遇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力爭做到最好;
2.第二點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我需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我們不是爲了做項目而做項目,我們應該是爲了做產品而做產品,項目只是產品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實大家想一下,什麼是項目?
項目是在固定的週期內完成固定的任務,是以任務爲導向的。
那什麼又是產品呢?
產品應該是包含大衆喜歡的某一類物品,是以用戶體驗爲導向的。
我個人覺得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公司要發展,必須要以用戶需求以及用戶體驗爲導向,這樣才能讓公司更加的強大。
舉個例子,我們需要做一款可穿戴設備,客戶提了需求,我們不做評審不做裁剪不做優化,然後項目經理排好了進度以及計劃,到我們硬件,ID,結構以及軟件,我們無非就是按照這樣的需求功能點以及固定的排期計劃來實現而已,然後按時交貨。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實實在在的用戶是不是喜歡這樣的東西,首先我們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喜歡這樣的東西,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滿意不喜歡,我們憑什麼讓別人喜歡?沒人喜歡如何大賣如何給公司創造更大的利益,那這樣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塊失敗的產品,或者說也不能把它定義成是一款產品。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抱着做產品的態度去做事,仔細的評估每一個功能,再瞭解客戶對該功能點用意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想這樣做如果我自己作爲消費者,我自己是不是喜歡這種體驗?除了這些之外,我還想再獲取到什麼,這個功能點或者體驗還有沒有優化的空間?如果我有好的建議,我想聰明的客戶會採納或者參考的,同時也會提升我們在客戶心中的地位,當我們仔細評估,認真思考,很用心的做出來之後,總有一個功能點能讓客戶以及消費者滿意的。
比如華爲做產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以客戶爲導向,在提升消費者體驗這塊,華爲做了很大的功夫,比如,Beta用戶回訪,消費者體驗調查,包括他們的花粉論壇,不允許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有任何不滿意都會及時回訪並作出改善措施,其實這些都是在讓一個產品不斷的趨於完美。
這就是我分享的第二點:我們需要轉換思維,我們是在產品不是做項目。
3.第三點就是,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以及工作之餘,多留意身邊一些美好的事物,有句話怎麼說着: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任何事物都有它美好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
說回到我們部門,其實我們在做智能可穿戴產品,所以我們需要更留意這一類東西,拿到一個新產品,在把玩的同時,我們可以想想這款產品那塊吸引我,它爲什麼吸引我,我在使用它時,它是否能給我提供我想要得到的東西,說的大一點其實就是能不能改善我的生活,讓我的生活變的更美好。
大家應該也發現了,隨着社會的進步以及發展,消費者現在對穿戴產品的要求不僅僅只是侷限在可以看,可以比。消費者現在要求是:穿戴產品需要便攜,需要引導用戶如何一步一步的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或者獲得一些有用的知識,其實這些也是爲了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美好。
話又轉回來,我們在把玩時發現,沒有,那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是否可以在我們接下來的產品上增加這些體驗以及需求呢?
如果有,我們也可以想想,那要是讓我們來實現,我們應該怎麼做?在我們實現這些功能點同時,有沒有其他可以優化或者增強的地方?其實對於我們做技術的人,我覺得更應該具備這些。
其實這就是欣賞完之後要吸收,要有所收穫。
這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幾點,如果有說的不對的或者不合適的地方還希望多多包涵。
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