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跨境支付是否會稱爲區塊鏈的藍海?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旅遊、求學、購物等需要跨境支付的場景越來越多,尤其是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讓大量海外的優質商品加速進入中國市場,跨境支付也正在邁向萬億級別。但跨境移動支付×××往往會面臨高昂的手續費,繁瑣的交易過程和漫長的收款時間等讓人抓耳撓腮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非貨幣支付市場呈現“雙雄爭霸”的格局,支付寶和財付通合計瓜分了移動支付整體市場高達90%以上的交易份額,逐漸步入穩定增長的成熟發展階段,市場已經被牢牢佔據。
隨着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跨境支付驟然成爲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眼裏的“香餑餑”。據《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爲4.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在如此大規模的市場交易中,B2B模式占主導地位,達到交易總量的84.6%,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爲代表的B2C交易所佔比例僅爲15.4%。
移動支付×××http://www.payjiameng.com/
聚合支付品牌http://www.payjiameng.com/juhe/
傳統的B2C跨境支付由於涉及的中間環節較多,中間環節產生的費用也會水漲船高,而到賬的時效性卻被拉低,跨境電商賣家在跨境支付環節,面臨境外銀行賬戶難申請、多平臺店鋪資金管理複雜、提現到賬速度慢等問題。加之依賴第三方機構,整個跨境支付需要支付相應的手續費,大大影響了支付的效果。
銀行:加快跨境支付轉賬速度
因爲中間環節多,手續繁瑣,所以跨境支付是銀行利潤最豐厚的業務之一。埃哲森數據顯示,每年銀行間處理跨境支付都能達到25萬億至30萬億美元之間,交易量則能達到100至150億筆。
跨境支付與區塊鏈相互結合,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可以有效改善成本結構,降低支出,提高盈利能力,同時還能實現全天候支付、瞬間到賬,在加快交易進度同時省去了大量的中間環節和隨之產生的手續費。全球第一筆基於區塊鏈的銀行間跨境匯款在傳統支付模式中需要2到6個工作日,但應用了新技術之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跨境匯款在8秒之內即可完成。
2018年,中國銀行通就過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成功完成了河北雄安與韓國首爾兩地間客戶的美元國際匯款,這是國內商業銀行首筆應用自主研發區塊鏈支付系統完成的國際匯款業務。
區塊鏈與跨境支付融合的優勢
首先,點對點模式大大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區塊鏈點對點模式下不再依賴於傳統的中介提供信用證明和記賬服務,任何金融機構都能利用自身網絡接入系統,實現收付款方之間點對點的支付信息傳輸。
其次,共享賬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區塊鏈中所有節點共享賬簿,節點間點對點的交易通過用共識算法確認交易,並將結果廣播到所有節點,不再需要交易雙方建立層級賬戶代理關係,實現點對點價值傳輸。
第三,分佈式架構提供業務連續性保障。區塊鏈網絡分佈式的系統架構不存在中心節點,網絡上的每個節點在遵循必要協議的基礎上自發進行交易和記賬,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業務連續性保障。
再有,時間戳實現跨境交易的可追溯性。時間戳可確保所有的交易活動都可被追蹤和查詢到,降低跨境支付交易的監管成本。
區塊鏈結合跨境支付,確實有比較多的優勢是目前中心化的系統無法比擬的。但正如前述區塊鏈的弊端同樣突出一樣,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一面。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找到合適的落腳點纔是其最終實現發展壯大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2019年區塊鏈是浴火重生還是就此沉淪?它是否能找到合適的場景讓虛擬貨幣再次稱爲真金白銀?這些都是值得人們期待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