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

“爸爸,你知道錯了吧?”4歲兒子的這句話,讓我們之間的鬥爭到此畫上句號。這是我們這個小家庭自組建以來,出現的第一次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例”,我這個絕對“強大”的一方戰敗。

事情呢,是這樣子的。兒子一邊吃着棒棒糖,一邊看着動畫片。動畫片實在是太精彩了,他看得入了神,一不小心棒棒糖從手中掉到了地上,剛好這一切被我全看到。我立馬說道:“把棒棒糖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去。”

兒子趕緊撿起糖果:“爸爸,我超喜歡這根棒棒糖的,我們不要把它扔掉,好不好?”

我加大了說話音量:“掉地上,已經髒了,把它扔了。”

兒子撅着嘴,不做聲。看他好像不想聽我話的樣子,我猛的一把從他手裏拽出棒棒糖,直接丟進了垃圾桶。

兒子看了看已經扔進垃圾桶裏的棒棒糖,眼淚刷的就下來了,然後他哭着跑了出去,我想他肯定是找他的超級後援奶奶去了。

不一會兒,兒子拉着奶奶的手過來了:“奶奶,爸爸把我的糖扔了!”

奶奶問明情況後:“糖掉地上,髒了就不能吃了,吃了肚子會疼的。”

兒子反問:“用水洗一下,把髒東西洗掉,那糖不是變乾淨了,扔掉,那不就是奶奶你常說的浪費嗎?”

突然,我明白了,兒子那時撅着嘴不做聲,不是沒聽到我的話,其實他是在想爲什麼要直接扔掉糖,而不是讓糖變乾淨,不浪費。當然用水沖洗,從衛生角度來講並不完全可取,但從節約方面考慮,兒子卻做得比要我好。

細想一下,其實也在情理當中,父母這一輩人從小吃苦,勤儉節約已經深深地刻到骨子裏。兒子由母親帶大,從小耳瀆目染,也不知不覺間學到了節儉,有時吃飯,飯菜一不小心掉到桌上,他也會用勺子挑起來再吃掉。爲此,我也說過他,但因爲桌子沒地上髒,我也就從沒像今天這樣態度強硬。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反省反省。我也是在勤儉節約的環境下長大,小時候,有好多舊東西都捨不得扔掉;後來工作進入社會,漸漸地把節約扔到腦後。請客吃飯,菜餚是多多益善,好面子從不打包;衣服稍微不時髦了,再買新的、流行的……其實有很多是真沒必要。據不完全統計,曾經我們中國人在飯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這數據真是令人觸目驚心。我不也正是爲此做出“貢獻”的其中之一嗎?拒絕浪費,一定要從自身抓起。

反省的同時,面對兒子對我的問責,我也得積極迴應:“兒子,爸爸太着急了,沒能明白你的想法,爸爸把棒棒糖直接扔了,是不對的,浪費食物,現在,爸爸知道錯了。”

“爸爸,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哦!”

呵,我今天竟然讓一個4歲的小毛孩給教育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