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種降低焦慮感的生活與學習理念

如今,誰沒點焦慮感呢?

IT 這個行業裏,信息和技術都在快速迭變,會讓人感到焦慮;生活,年復一年,似乎總是離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還差點,也會讓人感到焦慮。從個人的學習成長與生活狀態這兩方面來看,近來我開始嘗試一種大概可以叫作 “深度” 的理念,用於對抗焦慮的感覺還不錯。

學習

IT 行業裏,關於學習有一種無奈的說法:學不動了。

新思想,新技術和新實踐總是在不斷涌現,僅僅保持去跟蹤瞭解就已經感覺快跟不上了。要承認人自身的限制,畢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我漸漸始覺應向內聚,而非不斷向外擴,以構建領域的方式來不斷體系化之前的學習和實踐。

構建領域的第一個問題是定位領域。問自己,我的領域是什麼?一路走來,十多年來基本都工作在應用編程和架構方面,雖然已經變換了好幾種編程語言,也換了好幾個行業了,而未來我相信還會有新的技術、語言,甚至會有新的行業出現,但它們需要解決的最核心的問題,其實這麼多年來的變化並不大。

這就是這些年來,我看到的不太變的東西,這就是核心,然後再圍繞這個核心去聚焦。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有發展,也有變化,但演變的週期其實挺長的,而且其延續性非常好,不會讓人感覺出來一個新東西,就完全顛覆了過去的一切積累。

這就是我建立領域的方式,圍繞一個核心去建立,然後日常就是深度關注領域內的相關信息,以及和領域有關的技術演變,以及這些技術或信息可能對領域帶來的變化,這幫助我過濾掉了 99% 的無關信息。

以前讀萬維鋼的有篇文章,記得有個概念叫 “文化自覺”,大概意思是要求每天要用一定比例的時間來刻意吸收屬於你的領域的東西。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爲了保持你對領域的敏感度,從而維持你所在領域的競爭力。

比如,作爲程序員,除了編寫代碼,每天也需要看看別人的代碼;架構師,不能老在那裏自己想怎麼設計,需要看看其他公司或系統都是怎麼樣的設計思路,思考背後的實現邏輯與演化路徑。就像現在寫寫文字,作爲持續寫作者,每天也需要讀讀別人文字或作品。

每天至少 20% 的時間,你應該用來巡視自己的領域,觀察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或變化出現;另外 50% 的時間纔是用來在領域內去工作創造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最後剩下的時間,你可以用來發展和興趣相關(可能和領域有關,也可能無關)的東西,增加可能性的探索,也許會帶來意外與驚喜。

領域,其實像一座城鎮,也是不斷髮展演進來的。一開始也許你建立起的領域就像一個鄉村一樣單薄和貧瘠,但給予以時間的積累,它有可能發展爲一座繁榮的都市。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不同的風景,專注於深度打造自己想要的風景。

生活

生活的焦慮感,悄悄滋生於你永遠達不到的那個理想狀態。

生活總是在變化的,把時間軸放大一點看,我 2009 年回到成都,如今十年了,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當然是向更好的方面)的變化。但僅僅回顧一下剛過去的 2018 年,似乎變化不大,而 2018 年因爲整體經濟和行業的困境,反而感覺預期更差了。

回想,二十歲時,應該多想想將來;今近四十歲了,就要多感受現在

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來驗證了,當下一直比理想的狀態差那麼一些。回顧二十年來,其實當下也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好,也許正是這一點點的差距,在拉動着這種向好的變化趨勢。

看看當下你所擁有的東西,也許都是曾經的你理想中想要擁有的。就像曾經喜歡讀書,買不起太多的時候,就跑去書店站着讀,如今每年買的書似乎從來也沒讀完過。所以,最近發展的一個變化是,喜歡週末午後開始泡上一杯茶,靜靜讀上一下午的書,深度感受這種美好。

喜歡看電影,以前不容易,現在家裏周圍就有好幾家新建的影院,隨時有喜歡的新片都能去看。但好的電影畢竟是稀缺的,所以有時也會在夜裏把一些曾經喜歡的舊電影拿出來重溫。

喜歡的東西,值得重複做。

重複中,纔會體驗到生活中曾經一直到不了的深度。任何一件事或興趣,剛開始的風景和感覺都不錯,但中間會有一段貧瘠的荒蕪之地,穿過了那裏纔會有真正的桃源。

人生在繼續,焦慮總是如影隨行,用深度的理念來引導人生,也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變化。


寫點文字,畫點畫兒,記錄成長瞬間。
微信公衆號「瞬息之間」,既然遇見,不如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