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尘封二十年》


          歌者,曲为心魂;词为骨肤;乐为华裳。三者乐可去;词可改;而曲不可失。曲失则尽无。

          诸君若不信,曹操短行歌,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其曲皆失也。

          我喜音乐,幼时爱唱。父亲喜欢,娘亲不屑。娘亲不屑,音乐玩儿完。

          当然,娘亲也爱歌。非红歌不听,非毛主席不喜。幼时哄我入眠,亦尽是“英雄儿女”。

          或因此因,我坚定豁达。每有颓废,也坚毅乐观。

          丝竹管弦,黑白琴键。买来不钻,白费苦钱。我以浪荡抵光年,有梦梦里边。

          撞日聊天,一诉愁怨。谈及音乐,感慨万千。港台翻日韩,英美舶来传。我天大师级,为何还当年?真心红歌醉,一听准循环。

          怀念“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有一头小毛驴";”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怀念“在那遥远的地方”;“谁不说俺家乡好”;“走进新时代”。当然,亦有情歌。嘿!猛然除却港台,还真还想不起来。再一思,我天情歌,俱在大气内敛之里:“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阔,为了开辟新天地,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当然,我天情歌,亦有小情歌。”九九艳阳天,人们在丽江唱山歌;在草原敖包相会。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掀起你的盖头来。“梁祝”自不必说。这些才是民族的爱情,更是世界的情歌。

          我爱唱歌,并未老却。实在诸多歌曲,都是港台流行之作。绕不开的邓丽君;躲不过的刘德华;偶尔听听张学友;拨拨伍佰电吉他。

          二十年前罢,我也哼了一个。无意哼出。

          我非好学生,且已毕业。哼出的那支歌,总想跃然于纸。我硬着头皮,来到母校。我心怯怯,找到我那冷峻挺拔铁钩银划的卯金刀班主任,说明来意。本以为会劈头盖脸一顿怂,哪知恩师带着我就去找音乐老师。

          音乐老师见我一喜:“是你呀”?

          我一个脸红笑:“是我”。

          是啊,学习不好,大名鼎鼎。

          “快进来吧”。音乐老师说道

          整整一个下午,音乐老师让我放开了唱,大声地唱,反复地唱,充满热情的唱。她一句一句的教,一句一句地给以分析。直到她以一个专业者的倾听,一个普通听众的倾听,都感到满意时。她用纸笔,把我哼的那支歌,以曲谱的式样记录了下来。

          永远也忘不了,她开心的笑。也永远忘不了,整整一个下午,拿着曲谱出来时,已是黄昏。她最后叫住我,让我不会了就去找她。我随口答应着,却再也没有找过她。

          我害怕,我心里有愧。我本该拿着那曲谱,去好好练歌,去参加比赛。去拿个成绩。可是,现实面前,第一就得去录制伴奏,制作小样。我乃熊孩子,身无分文。家人又不支持。万般无奈,只能作罢。

          又本想来日方长,可岁月催人老,回头已忘年。

          我对不起我的老师,真的对不起。

          那支歌曲,一直在我心里。那支歌曲,一直在我的尘封里。那支歌曲的谱子,无意中被翻出。上面有日期,一算二十年。

          我竟有些想哭,我想我的老师。

          想~,我也不会去找他们。母校离我家,就五分钟。这二十年里,我都是躲着母校大门走。一日为学生,终身为学生。心里有敬畏,心里有怯生。

         

二十年前,我的文笔就杠杠的!生硬生硬的!光会好词好句。如果现在再来填,就是其他的更接地气更美好一些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