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機構:是什麼堅持着我們做聚合支付

本文是一位銀行從業者的投稿。其站在銀行的角度,分析總結了近3年,其所在銀行在聚合支付領域的營銷推廣方式,遇到的難點,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是什麼堅持着我們繼續做聚合支付業務?沒有爲什麼,就只是因爲,做好這一件事,是筆者在三年前立下的一個從業願望。三年過去,感謝這一路過來支持和幫助過我的朋友。
截止目前,行內聚合支付商戶剛突破2萬戶,日交易額在1000萬上下浮動,日交易筆數約15萬筆,商戶日活約20%,結算賬戶月日均存款約6億,中間業務收入和支出在年1000萬,純中收未開展補貼前約10bp。這個數據對於大行而言很小,但對於六線城市城商行而言,能養活團隊。全部商戶爲本行網點工作人員直接營銷的商戶,無渠道類合作商戶。
聚合支付業務具備的幾個特質
各家行,牽頭部門在開展此項業務的時候,各個行的情況不一,自然存在的出發點也不一致。有的是,爲部門謀取一個增量業務,有的是爲行裏謀取一個增量產品,有的是純粹的存款或者中間業務收入,有的是爲了謀取更多的小微商戶,有的單純是爲了和行內銀行卡收單產品競爭。當然,或許也有的是爲了愛情。
從C2B的形態,來看聚合支付業務,聚合支付業務具備幾個特質。
首先,聚合支付業務最大的特質之一是新渠道融合。在筆者看來,這是聚合支付業務與銀行卡收單業務最大的不同。衆所周知,傳統商業銀行的客戶服務渠道,主要以網點和電子銀行爲主,但結合聚合支付業務的C2B支付形式來看,聚合支付業務在下一個階段裏,將成爲銀行增長點最大的主要渠道和客戶入口。
當然,也有可能是銀行業務O2O結合的最佳案例。結合聚合支付業務的形態,我們可以在業務交互的任何過程中,對用戶進行銀行服務或產品的直接轉化,無論是小B商戶還是小C客戶,無論是負債,又或是貸款類產品,都可以嘗試性開展直銷銀行業務形態的直銷銀行業務。筆者始終認爲,直銷銀行不應該是一個APP,而是一種業務形式,也或者說是一種業務形態。
什麼意思呢?我們很難再去通過價格優惠、市場培育期的福利來提高市場佔有率、業務體量的較大增長點。前面已經提到了,我們從未間斷的開展費率優惠活動,即便如此我們的商戶活躍度也只有20%,有時甚至不到20%,但我們也可以預見的是,一旦補貼活動取消,或不再延續,商戶的活躍度將進一步降低,我們不可能再繼續進行價格費率戰。
那麼,接下來要做的重要事情,商戶後服務,或許將成爲該項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裏要講的商戶後服務,不止是銀行工作人員對商戶的持續營銷和跟蹤,更主要的是,通過聚合支付業務的技術和業務流程特性,爲商戶提供其他非金融性服務的可能。
從聚合支付到銀行內部資源整合
是什麼堅持着我們繼續做聚合支付業務?
聚合支付業務,我們從2015年開始調研,那個時候,內部還叫移動支付業務,現在內部的發文文件統一稱爲條碼支付業務,但筆者更願意叫聚合支付業務,主要還是因爲這個業務具備很多銀行卡收單業務不具備的特質。
在合規性文件出臺以前,我們一直在參考銀行卡業務規範文件,但由於受於的市場偶發性誘惑太大,團隊處於成長階段,行內大環境對業務的理解程度逐漸成熟,初期業務體量不足亟待業務增長上量,管理不善等,在一段時間,曾誤入了歧途,導致給行裏和團隊帶來了一些困惑,甚至是損失,幸得業內專家悉心指導,才得以迴歸正途。
經歷了數年的坎坷,沉淪以及浮躁後,現在逐漸開始變得異常的平靜。我們能夠清晰的認識到,我們所繪畫的藍圖,或許會很晚纔會到來,又或許是,壓根就不會到來,但我們仍然堅持做着現在看起來都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們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去等待未來最終美好的那一天。
聚合支付:http://www.chaomengpay.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