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越長大越覺得沒必要嫉惡如仇,黑白分明

通常我們都說“黑白分明”。黑白分明,字典上有一個意思就是是非界線分明。都說做人要是非分明、黑白分明,這沒有錯。但有時候卻容易以偏概全,誇大是非,從而走向極端。

我自以爲自己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人,黑是黑,白是白,嫉惡如仇。這樣的弊端是很容易給一個人下定義,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導致錯誤的行爲。

有人說:討厭一個人是自己的修養不夠。儘管有的確實無惡不作令人討厭,但當自己對他人產生“討厭”這種情緒,就說明自己的身心休養還沒有達到境界。古人提倡“博愛”天下,不是毫無限制的亂“愛”,也不是毫無原則的聖母式關愛。

有人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心難測,不要太善良。這是對應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用於更好的生活,一種是生存法則。當滿足安全的生存以後,處於安全的環境中,要考慮如何和諧的生活。

我一直在探索人生的哲學。發現古人的中庸之道特別智慧偉大。

是非善惡有時候沒有明確的界限。越長大越覺得沒必要嫉惡如仇、黑白分明。

希望多看到人或事好的一方面,少關注人或事壞的一方面,不過十惡不赦、本惡之人除外。善良的人應該就是這樣,這樣纔會生活得更好吧。善良不是要對所有人好,不是變得聖母,首先對自己善良才能對他人善良。但有的人只是表面上惡,或者某一方面惡,或者僅僅是某一方面與你不合。真正惡的人很少存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