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漂亮的女人都有毒

   這算是我讀的第三本東野圭吾的書。當初第一次讀《嫌疑人x的獻身》的時候,我就被作者縝密的思維和嚴絲合縫的細節所折服。但是這次讀《白夜行》,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覺——簡單來說,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死去的人,讀者都能清楚地猜測或者說瞭解到兇手是誰,作案手法是什麼,一點也不像《嫌疑人x的獻身》那樣,可能要到中後半你才能隱隱約約摸清楚事實的真相和細節。但是奇怪的是,讀者都很清楚案件的經過,可還是不由自主地被劇情吸引。

      自1998年發行至今,《白夜行》作爲推理小說中的佼佼者,始終被人推崇,經久不衰,因爲這已經不是一本簡簡單單的推理小說了,它更多的是反映了人性的卑劣以及社會的弊端。

  故事裏追尋事情真相20年的老警察笹垣潤三說,“在萌芽的時候就應該拔除的東西,現在卻已經開花結果了,”可若追根朔源,種下這邪惡種子的正是亮司的父母和雪穗的母親。對於這兩個幼小的孩子來說,血緣上緊密相連的至親在他們面前展現了最醜惡的一面,亮司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好朋友雪穗實施獸行,目睹了母親和店員之間的偷情;而雪穗則被自己的生母當作賺錢的工具,出售給“不止一個人”,甚至以100萬的價格買斷給亮司的父親。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從一開始心理就已經開始扭曲了

  這讓我不禁想到一部韓國電影《素媛》,影片中的小女孩兒也曾被強暴,然而在父母和朋友的幫助下,一步一步走出了那個傍晚帶來的陰影。反觀雪穗和亮司,本應作爲孩子依靠的父母反而成了苦難的施加方。《白夜行》的創作背景是泡沫經濟下的日本,經濟下行造成人們金錢至上的唯利觀,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雪穗的媽媽文代爲了生計出賣了自己的女兒,可見社會積弊之深。而今,我們的社會中金錢也佔據着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由此衍生的社會問題數不勝數,希望吾輩能夠在浮華中堅守本心,堅守道義。

  不過,雖然多數讀者都表示同情雪穗和亮司,併爲他們悽美而無望的愛情悲嘆,我卻認爲這兩人一點都不值得同情。正如笹垣所說,正是邪惡澆灌使之成長爲了惡之花。兩人兒時的遭遇固然可憐,但此後人生中他們犯下的一宗宗罪更讓人可恨,正是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亮司和雪穗的人生在桐原案和文代案不了了之時本可以隱去那段黑暗的過往重新開始,但亮司一心想要爲父親贖罪而雪穗則出於慾壑難填的私慾一次又一次指使或者說連謀亮司以他人的犧牲爲代價來贖罪。

  我想,亮司或許是真的深愛雪穗,所以他成爲了她白夜裏行走的太陽,隱藏在暗處默默地守護她,甚至爲她失去性命,即便她心狠手辣,即便她一嫁再嫁。所以說,究竟爲什麼亮司在僞裝時用了秋吉雄一這個假名?我想,可能是因爲中學時秋吉雄一經常偷拍雪穗,他是離她近且經常在暗處觀察她的人。

  但雪穗對亮司又有幾分情誼在呢?她指使亮司幾次侵犯周遭的女性,甚至包括十三歲的繼女;她用亮司非法獲取的錢財發展自己的事業;她讓亮司幫助她逼婚高宮誠……說到底,她纔是始終站在幕後發號施令的人。對於雪穗來說,亮司是和她一起深陷暗夜的人,所以他們是相互依賴的夥伴,是蝦虎魚和槍蝦一下互生的關係,可終究,她更在乎的是自己,所以在亮司倒下後她挺直了背從電梯上轉身離去。

  讀這本書,我始終懷着一種緊張又厭恨的心情。作爲讀者,我明明知道有人將要喪命,卻無從提醒書中的人物,明明知道雪穗是一朵長滿刺的罌粟卻眼睜睜看着所有人被她矇蔽,被她利用反而還要誇讚她。

  人言道,“漂亮的女人都有毒。”以前我覺得這話未免太過偏頗,但現在我發現許多情況下這句話可稱得上經典箴言。如雪穗之類的女人,表面上擁有漂亮的皮囊,大家閨秀般的舉止,可內心裏早已是污濁泥潭,腐爛不堪。漂亮而高貴的女子多半擁有不俗的頭腦,因爲在有心將自己塑造成大家閨秀的情況下,無論是環境使然還是自己主動,她都會下意識地思考更多,更熟練地操縱人心。

  可話又說回來,漂亮又高貴的女人或許都是聰明人,卻不一定都是惡毒人。這樣的女人雖然工於心計,但只要有底線在就能成爲真正的我們所謂的“女神”,而放棄了底線的那部分就成爲雪穗這樣徒有其表的“惡之花”。

  正如我前面所說,這本書反映的更多的就是人性的卑劣,表面上看,幾乎每個人都對雪穗有正面的評價,她高貴,美麗,有能力還待人謙和,她把自己僞裝成一個人上人;而暗地裏,她是所有不幸背後的推手,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更深的目的,她擅於踏着身邊人的血肉向上爬,以至於“她身邊親近的人都遭遇了這樣或那樣的不幸。”可到頭來,除了已經無法言語的受害人,其他人卻還要安慰她的悲慘遭遇,感嘆她的堅強。真是好大一朵白蓮花!

  小說裏一樁樁一件件小事大事,動因終不過一個字——貪。從最開始文代對金錢的貪婪和桐原洋介對畸形癖好的貪婪引發導火索,到雪穗爲拉攏對手讓亮司(僞)強暴女同學,再到亮司爲謀取錢財僞造銀行卡,殺害西口奈美江……一直到最後雪穗爲發展事業讓亮司除掉將自己撫養長大的養母唐澤禮子。

  這是精神道德的危機,可哪個時代沒有貪婪的人心?爲何現今這種情況愈演愈烈?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物慾日漸支配着人們的身心,自私與冷漠日漸成爲人們護衛自己的高牆,社會風氣不正就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造成如雪穗和亮司這樣心理扭曲的惡果。在他們心裏,什麼道義,什麼王法,通通不放在眼裏,只要能達到目的,獲取更高的利益,她能親手將自己的生母,養母,最要好的朋友……一個個推入火坑;他能毫無心理負擔地收割一條又一條人命。

  爲什麼《白夜行》能夠經久不衰?或許是因爲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的人讀到這本書,都能在體驗縝密推理的驚心動魄之外聽到耳邊敲響的警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