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

        昨天說了節氣,今天說說數九!因爲今天是數九的最後一天!

        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冬至這天開始,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更爲適應的一種時令。

        從冬至一般是12月22日那一天開始算起,進入“數九”,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爲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爲“出九”,大概就是第二年的3月12號,那時就春暖花開了,也是我們的植樹節。今天就是!

        據百度資料顯示,古代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漢族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較後代簡陋缺乏,寒冬也被視爲上天的威脅與懲罰,人們甚至會覺得冬季莫名其妙地漫長,對天寒地凍的恐懼,直接影響着人們的情緒。

        爲了捱過漫長的嚴酷冬季,人們遂發明以“數九”方法消遣,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而當時圍着家眷數九亦被視爲逍遙境界,後此俗一直流傳至今。

        這種說法看上去不太學術,但通俗。

        在各地,還有數九歌謠,而南北方由於氣候環境、耕作習慣差異,數九歌也不盡相同。

    南方代表性歌謠

一九二九懷中插手,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袒胸露手,

九九八十一,

莊稼老漢田中立。

    北方代表性歌謠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