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非洲開始,便走上了各種的旅程

關於各種人的名詞解釋

人類演化是個極其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隨着科學家們在世界各地找到的人類化石,我們已經慢慢拼湊出了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但作爲一個“門外漢”我已經完全糊塗了,智人、直立人、北京人、元謀人……到底都是誰呀?

幸運的是,《探祕科學館》在拍攝中國地質館的時候發現了這些古人類的化石,今天就爲大家科普一下這些名詞,到底這些人都是什麼來頭?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是人科動物的一個已滅絕的屬,被認爲是從猿到人轉變的第一階段。大約在500萬-800萬年前,南方古猿爲了適應新環境,開始用雙足行走,但是它們基本保持着樹棲的習慣,南方古猿沒有改變它們祖先的多數性狀,比如個頭較小,明顯的性別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腦,長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動物,它的門牙比人類的門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齒也很大。

在相同的時間範圍內,南方古猿的幾個種同時生存,但只有一個種羣向人屬的方向演化,而其餘的種羣最終都滅絕了。這說明人類的演化是按照“樹叢”的方式進行的,而不是按照傳統的直線狀方式進化的。

時間

500萬-800萬年前

地點

南非

能人

能人是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的,已經被歸類爲屬於南方古猿中較晚出現的一個物種。最早在非洲東岸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早期猿人,能人即能製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並與後代直立人曾共存過一段時間。

時間

175萬~200萬年前

地點

非洲東岸

直立人

1890年到1892年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發現了猿人的下頜骨,頭蓋骨和腿骨。發現者把他定名爲“直立猿人”或“原人直立種”。以後非洲和歐洲都發現有猿人化石,其形態基本相似。因而國際人類學界一致同意把各地發現的猿人化石定名爲“人屬直立種”或“直立人”(直譯)。中國境內的直立人主要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縣人,鄖縣人,沂源人,廟後山人,湯山人等。

時間

180萬~300萬年前

地點

非洲、歐洲和亞洲地區

北京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科學命名爲“北京直立人”,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猿人四肢骨的大小、形狀、比例和肌肉附着點(特別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現代人的形式。

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蹟最豐富的遺址。先後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萬件以上。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發現於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使用打製石器,已會使用天然火,過着羣居的生活。

時間

180萬~300萬年前

地點

中國華北地區

智人

智人又稱人類,是人屬下的唯一現存物種。形態特徵比直立人更爲進步。分爲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過去曾叫古人,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主要特徵是腦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一般認爲是由直立人進化來的。

晚期智人過去曾叫新人,是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大約從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兩者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在於前部牙齒和麪部減小,眉嵴減弱,顱高增大,到現代人則更加明顯。在晚期智人階段,人種形成。直立步行,臂不過膝,體毛退化,手足分工,下頜骨淺且粗壯,大腦極爲發達,有語言和勞動,有社會性和階級性。

時間

早期智人25萬~4萬年前

晚期智人4萬~現在

地點

世界各大洲

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屬晚期智人。在遺址裏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範圍擴大至水域,這標誌着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時間

500萬-800萬年前

地點

中國華北地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