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二) 物理層

實體:表示任何可發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軟件進程

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或多個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

協議和服務的關係:在協議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服務,要實現本層協議,需要使用下一層的服務,使用本層服務的實體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服務是透明的。

協議和服務的區別:協議是“水平”的,控制對等實體之間的通信規則。服務是“垂直”的,由下層向上層通過接口提供服務。

計算機通信是計算機中的進程之間的通信。計算機網絡採用的通信方式:客戶—服務器方式和對等連接方式(P2P)

三種信息交互方式:

  1. 單向通信:只能有一個方向的通信而沒有反方向的交互。例:無線電廣播,有線電廣播
  2. 雙向交替通信:又稱半雙工通信,通信雙方都可發送信息,但不能同時發送(同時接收)
  3. 雙向同時通信:又稱全雙工通信,即通信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

在任何信道中,碼元傳輸的速率是有上限的,傳輸速率超過上限,會出現碼間串擾的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判決(即識別)成爲不可能。

信噪比=10log10(S/N)  10是底數,(S/N)是指數  信道極限信息傳輸速率(香農公式):C=Wlog2(1+S/N) 

W:帶寬   S:信道內所傳信號的平均功率  N:信道內部的高斯噪聲功率   2是底數  1+S/N 是指數

傳輸媒體:

  1. 導引型傳輸媒體:雙絞線,屏蔽雙絞線(在雙絞線外面加上一層由金屬編織的金屬層) STP,同軸電纜,光纜
  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無線電波通信,微波通信(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衛星通信)

信道複用技術:頻分複用,時分複用(前兩個是最基本的複用),波分複用,碼分複用(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頻譜類似白噪聲,不易被發現)。

用戶到因特網接入寬帶的方法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ADSL,光纖同軸混合網HFC和FTT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