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旅行

文/最等閒

說起旅行,總能勾起人們美好的嚮往,以及對遠方的渴望。

之前網上流行的說法:“旅遊不就是換個地方喝奶茶嘛”,其實每種意義上來說,體現出的就是旅行的自然性。

每個人都有追求旅行的本能和權力,我甚至覺得應該將"允許員工請假去旅行"寫進勞動合同中,成爲正當的條文。

我不是資深驢友,但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經常在國內到處出差,所以也順帶走馬觀花地感受了國內的很多城市。

我喜歡旅行,但我不會刻意賦予旅行太多所謂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去旅行,總會不自覺地給自己的旅途加上很多硬性的指標,比如說火車上一定要和身邊的人打成一片、談笑風生;或者去到旅館,一定要和旅館老闆成爲摯友、雙方都能在這短短的幾天裏知根知底;抑或是一定要與平日自己的性格相反,去做所謂的另一個自我。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指標都太過功利。

我不是說這些做法都不可取,如果你本身性格就很外向,這些在你身上那就會自然而然;但如果你本身性格是內向的,卻一定要逼迫自己達成這些任務,很多時候,會使你的旅途索然無味,甚至是充滿功利性的。

如果連旅行都有功利性了,那又何必旅行呢?

但我仍希望讀者們在旅行時能釋放自我,這並不意味着要去做反原有性格的自己,而是做真實的你,儘量享受旅途帶給你的感受、抑或是自由和放鬆。

如果你是外向開朗的,那就盡情去表現自己;如果你是內向不善言辭的,那就去聆聽。旅途很短,享受纔是最重要的,畢竟除此之外,你還要趕路。

而這,也正是旅行本身的價值。要麼給你帶來放鬆和自由,要麼讓你有所感悟。

2016年一部電影——《大唐玄奘》,豆瓣評分低於6分(可能因爲是黃曉明主演的)。然而當我在電影院看完的時候,還是被深深的震撼到:

我們的目的從來都不是到達遠方,從來都不是旅行本身,而是旅途過程遇到的人或事或景,修行永遠在過程。

又快到了雨紛紛的清明時節,今年南方的天氣還是顯得悶熱和潮溼。再過不久,我也即將踏上了短途旅行的火車,前往異鄉感受一番別樣時節。希望各位在路上的朋友也旅途愉快!

還是那句話,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