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算法记录

参考:
https://blog.csdn.net/wishchin/article/details/8056755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262540

1.改进Adam的方法:前期用Adam,享受Adam快速收敛的优势;后期切换到SGD,慢慢寻找最优解。这一方法以前也被研究者们用到,不过主要是根据经验来选择切换的时机和切换后的学习率。Adam+SGD—>AMSGrad

2.虽然Adam算法目前成为主流的优化算法,不过在很多领域里(如计算机视觉的对象识别、NLP中的机器翻译)的最佳成果仍然是使用带动量(Momentum)的SGD来获取到的。Wilson 等人的论文结果显示,在对象识别、字符级别建模、语法成分分析等方面,自适应学习率方法(包括AdaGrad、AdaDelta、RMSProp、Adam等)通常比Momentum算法效果更差。
https://www.cnblogs.com/wishchin/p/9199825.html

3.
自适应优化算法训练出来的结果通常都不如SGD,尽管这些自适应优化算法在训练时表现的看起来更好。 使用者应当慎重使用自适应优化算法。
自适应算法类似于过学习的效果,生成的模型面对整体分布时是过拟合的。

4.
所以,谈到现在,到底Adam好还是SGD好?这可能是很难一句话说清楚的事情。去看学术会议中的各种paper,用SGD的很多,Adam的也不少,
还有很多偏爱AdaGrad或者AdaDelta。可能研究员把每个算法都试了一遍,哪个出来的效果好就用哪个了

理解数据对于设计算法的必要性。优化算法的演变历史,都是基于对数据的某种假设而进行的优化,那么某种算法是否有效,就要看你的数据是否符合该算法的胃口了。

算法固然美好,数据才是根本。

另一方面,Adam之流虽然说已经简化了调参,但是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默认参数虽然好,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在充分理解数据的基础上,依然需要根据数据特性、算法特性进行充分的调参实验,找到自己炼丹的最优解。而这个时候,不论是Adam,还是SGD,于你都不重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