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總在強調要做這件事?

心羽說:找到自己的價值感,不在別人的眼裏做配角,讓自己做自己人生、情緒、生活的主人。

1、心羽是誰?

心羽是誰?心羽是我。

“我是哪裏來的?”

“你是馬路邊撿來的,不聽話就把你送人!”

大人們經常騙小孩子的話,卻讓小時候的我一直信以爲真。


一個出生在農村的小女孩,努力學習是我走出村莊的唯一一條路,不聰明但刻苦,學習成績一直數一數二,有一次我問媽媽,我是哪裏來的?媽媽說我是垃圾堆邊上撿來的,如果不聽話會被送人的。

大人的玩笑話,我信以爲真,於是我開始努力的做個乖孩子,雖然父母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但開始小心翼翼。


懂事學習也好的孩子,在學校裏特別受老師喜歡,但同時也是那些調皮孩子欺負的對象,那時候,在學校受到同學欺負回家也不敢說。

到高中的時候,要去縣城裏住宿了,又想家又害怕被同學欺負,一度表現的很冷酷,現在聊天時候我的同學還說,記不太清別的,就記得那小姑娘打人挺疼的。


上了大學,本來應該很快樂的事,但第一次出省,來到異鄉更加的不適應,大家都說我看起來好高冷,其實是很害怕看同學們的臉色,害怕被欺負,表面很堅強,內心很脆弱。


雖然是班裏的班幹部,但總想着讓所有人都滿意,有次班裏評選優秀班幹部,40個人有38票支持,而我卻要找出那兩票是誰?爲什麼他們不滿意?

之後又經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戀,本來自我存在感比較弱,安全感低,喜歡在戀愛中控制對方,握的越緊失去的越快,甚至還有過休學的念頭。

情緒一直低落,趕上放寒假在家,媽媽看我一直板着臉,幾次追問,告訴了家人我失戀了。媽媽又着急又不知如何安慰,便把火氣轉向了爸爸,那一刻,突然想明白了,父母這麼辛苦的供我上學,不是爲了讓我委曲求全的。

但一直想找到原因,再次開學後,我就開始泡在圖書館裏看書,所有關於心理學的書都借來看,看過《生命的重建》等著名的心理學書。

2、自愈和成長之路

自學兩三年的時間,表面上覺得很好了,而實際上遇到事情還是經常自我懷疑,難以治癒的玻璃心。

大學畢業實習的時候,進公司後被一個女組長帶,一起進公司的幾個男同事都被她給罵跑了,她每次都會把情緒釋放給實習生們。

那時候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每天聽到她那噔噔噔的高跟鞋的聲音,心裏就開始緊張起來,時刻不敢放鬆。


那段時間繼續開始尋找答案,讀了許多張德芬老師的書,以及武志紅老師的書還有音頻等關於心理療愈的都學過了。

漸漸的我學會了愛自己,不再去指責任何人,也試着原諒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張德芬老師也成了我的偶像。


工作中也因爲學習了心理學,面對機械跋扈的上級領導,都可以自如地面對,非常開心,看到用心理學方法,幫我解決了生活中很多事情,讓我高效工作,快樂生活,越來越喜歡了。

於是一直堅持自學心理學,直到三年前,開始系統的學習心理學,當我走進心理素質和人際溝通的課堂,一堂課下來,就被老師的上課內容深深的吸引了,原來可以這麼簡單有效的學習心理學,讓我不自覺地去遵從老師的作業去打卡。

隨着每天打卡練習,發現我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變得越來越自信,變得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變得好像已經找不到曾經的那個敏感的自己,找不到那個擁有玻璃心的自己。

以前我很少會去爭執什麼,有爭執的情況下也容易控制不住情緒,總是自己內耗,生悶氣,如果事情的發生是因爲自己的錯誤,就會一直自責。

但後來,我對情緒的感知增強了,在情緒要控制不住的時候,似乎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沒關係,好好說,你可以的,你能做到”。

自己得到好處後,我下了更大的決心,接下來拿着這幾年積攢的積蓄,投入七八萬塊錢跟着國際NLP導師系統學習最高級別的心理學,探索生命,升級系統,從內向外的成長,國際NLP導師幫助療愈緊張、焦慮、傷感、傷痛等負面狀態。

重整身體情緒資源、智慧信息資源、重要關係資源。學完後,經過一年半的踐行和不斷學習,半年前,我思考並開始傳播療愈心理學,希望讓更多的人受益。

3、現在的我

目前我已帶領10000多人學習心理學,

已帶領700多人找尋自己的內在力量,

已帶領300多人學習情緒管理。

通過語音,文字等形式喚醒更多人,開通公衆號、入住簡書作者、今日頭條號、微信小打卡,喜馬拉雅主播,粉絲積累量10000+

她們說:

經過累計7、8年的心理學學習和自我療愈的過程,在我深深的體會到心理學的好處之後。

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療愈經驗,想幫助和喚醒跟多的人走上療愈心理探索內在的道路,也期待那些迷茫的人早日找到自己內在的力量。

最近半年多,一直公益跟大家講解情緒管理和療愈心理等知識,學員們都受益匪淺。也針對很多學員一對一諮詢,單次收費價格從99元,到現在的599元。

很多學員想跟着我係統的學一下,讓我出課程。最近也在開設第一期幸福力訓練營。

“幸福力訓練營”適合人羣:


1、  自我存在感低,比較自卑的夥伴。

2、  總因爲別人的話或者行爲而受傷的夥伴。

3、  玻璃心,不會照顧自己的夥伴。

4、  經常指責自己,希望更多的接納自己的夥伴。

5、  想更加自己,提升幸福感的夥伴。

期待帶領等多的人早日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你也對課程感興趣或者想參加免費打卡,請私信我。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