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自己

1

人無完人,允許自己不完美

對於四年前無心犯下的一個錯誤,朋友小林至今仍自責不已,難以釋懷。

因爲那次無意的錯誤,她失去了一段美好的愛情,甚至一度幾乎陷入了抑鬱的狀態。

如果可以,她多希望可以回到所有遺憾都沒有開始的地方; 如果可以,她多想重新來過,讓故事的結局得以徹底改寫。

爲此,她曾不止一次向前男友的朋友Jacob 解釋和訴說事情的經過和緣由,希望能夠通過他的幫助和前男友重歸於好。

Jacob是一個美國人,當時剛好也正在經歷人生的低谷。他友善而又循循善誘地說 :“小林, 謝謝你和我分享你的故事,我特別理解你的心情。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以前別人都羨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爲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總是其樂融融,非常和睦。可是最近由於一些事情,我和弟弟吵得很激烈,甚至差點動起手來,事後回想起來感覺很不可思議,也爲此自責不已。我的一個朋友說,你能原諒自己嗎?當時聽了覺得特別奇怪,但是後來一想認爲他說地很有道理。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所以我能夠理解你那時的心情和言行,也希望你能夠放下那些不愉快,學着向前看,畢竟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

雖然最後小林和前男友並沒有回到以前,但是畢竟她曾爲之努力過,爭取過,而且通過和Jacob之間那番充滿人情味和智慧的對話,通過朋友間真誠的傾訴和善意的勸慰,她最終徹底放下了過去,在生命的篇章中又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那時候她的內心還是有很深的黑洞,想要抓住一個人來給自己安全感和幸福,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滿足她情感的黑洞;

後來她終於明白必須自己調整心態,學會尋找微小的幸福,去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學會和自己和解,將自己的心態,修煉的更加豁達,從容和大度;學會在無數個悲喜交加和長途跋涉後,享受最好的年華。

2.

驅走抑鬱,從不否定自己開始

人本主義流派的人格理論家用自尊來解釋抑鬱。也就是說,經常爲抑鬱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其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它像人格的其它概念一樣,在不同的時間和情境都是相當穩定的。人本主義流派的治療專家在爲遭抑鬱困擾的患者治療時,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他們接納自己,包括接納自己的錯誤、弱點以及缺陷。

只有先學會接納自己,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纔有可能學會與自己和睦相處,與這個世界友好相待。

記得大學上心理學課時,老師曾經說過的這麼一句話,他說:“抑鬱症的人,一定要做到從不否定自己開始!這是自救的第一步!”

是啊,畢竟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又怎麼會相信你呢?

抑鬱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心理疾病,多數是由過去諸多不愉快的生活經歷造成,而一些關鍵性的事件則是它的導火索。一些心理學導師也告訴人們要原諒過去,正是因爲人們不能饒恕那樣的經歷,所以他們無法從那樣惡劣的狀態中走出來。

有時候,已經發生的那些不如意,也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的身心已經爲此受到了折磨和懲罰,何必一味深陷其中,苦苦折磨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呢?

別人相信你,但你不相信你自己,那麼你將會很難成功;相反,如果別人不相信你,但你堅定地相信自己,那麼仍然很有可能獲得成功。

所以,即使全世界都不理解我們,都誤解了我們,我們依然要堅定地相信自己,暗暗爲自己加油,打氣。默默在努力中積蓄衝破黑暗的力量,最終讓全世界都對我們刮目相看。

3.善待自己,與自己握手言和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

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除非你給了他們傷害你的機會。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傷害你自己,而不是別人。如果我們把一切都看淡了,又怎會在意別人怎麼說怎麼做?也就不會怪別人也不會有痛苦了,有的只是寬容和理解。

然而,正如《愛瑪》所言,這世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痛苦。所以,人與人之間不理解也在所難免,很爲正常。

說到底,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都生而孤獨,每個人的一生能夠始終陪伴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與自己友好共處,學會善待自己,寬容自己。

畢竟別人給不了我們真正的幸福和安全感,也給不了我們發自內心的自信。真正的幸福和安全感最終只能是自己給自己。

所以,從現在起,與自己握手言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做自己最忠實的信人,做自己幸福人生的創造者吧。

當長路漫漫,沒有人同行的時候,還有自己可以陪伴自己,還可以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

所以,一定要學會原諒自己,善待自己。唯有先學會好好愛自己,然後纔會有能力好好去愛別人。

在愛自己的同時,也別忘了努力成爲最好的自己哦!因爲,送給愛我們的人一個最好的自己,讓他們爲我們驕傲,纔是對那份愛最好的回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