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館一時代,市井之地人生百態——2017級高二13班黃獻瑞《茶館》讀書彙報演講稿

        雅痞鮮師有話說:《茶館》是老舍戲劇的代表作。作者突破了以往戲劇縱向的單線結構,以一個茶館展現一個時代,以一塊市井之地展現人生百態。《茶館》的結構是橫縱交織的,人物是飽滿立體的,主題是深刻有力的。作爲高二學生的黃獻瑞選擇這部《茶館》來閱讀,我是非常贊成的。

        黃同學的這篇演講稿關注王利發這個關鍵人物,通過情節的敘述慢慢走近《茶館》的主題。現場黃獻瑞同學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她的語言幽默,情節的敘述頗有點古代講書人的味道,這更激發了很多未讀《茶館》同學的興趣。我一向認爲,學生讀書先讀進去,再讀出來。黃同學如果再能細讀《茶館》,從藝術層面再做一個深入的研究,我想這樣的讀書功效會更好的。


      一茶館一時代,市井之地人生百態

                            2017級高二13班黃獻瑞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書是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

      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時候,老北京的裕泰茶館裏卻是一片“繁榮”。然而在這“繁榮”的背後卻隱藏着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太監買老婆買兒子、愛國人士遭逮捕。整個北京城到處人心惶惶,百姓無法安居樂業,但是坑蒙拐騙的惡人卻過得有滋有味。就讓我們跟隨着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腳步,去看看老北京裕泰茶館的點點滴滴吧。

     茶館老闆王利發的小心翼翼,苦心經營;秦二爺的實業救國卻夢想破滅;常四爺的義氣耿直卻暮年潦倒;康順子堅定善良卻命運坎坷……這些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我愛咱們的國,可是誰又愛我呢?常四爺的這一句話飽含着太多的無奈太多的心酸,在當時這樣的吶喊是多麼的微弱渺茫蒼白無力。

        而子承父業的諷刺更是令人羞愧:原先算命相面的糖鐵嘴的兒子,現竟“升級”爲大師。劉麻子那說媒拉線行當竟讓他兒子“發揚光大”變爲“花花聯合公司”專給洋人、官員提供女招待。而吳祥子這老式特務到了兒子這輩兒竟改個名兒叫世襲特務。這些個形形色色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都反應着那個社會的畸形。


      “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裕泰大茶館的掌櫃王利發,他每天都滿臉堆笑地逢迎着茶客,他只是希望社會穩定點,生意興旺點,生活富足點,爲此他想盡辦法,賣茶不行開公寓,公寓沒啦添評書,評書也不叫座啊,好,不怕丟人,咱添女招待,可是現實的殘酷卻讓他的夢想一次次破滅。

        國民黨黨棍要砸他的茶館,特務們向他勒索錢財,就連流氓們也在當局的慫恿下霸佔他的鋪面開妓院,在死亡的凝視下,他終於喊出了從來沒敢喊出的話:“人總得活着吧?我變盡了辦法不過是爲了活下去!

        是啊!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從沒作過缺德的事,傷天害理的事,沒什麼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誰?誰?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的有滋有味,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王掌櫃最後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多少人的無奈。

      隨着最後一幕三個老人爲自己灑紙錢祭奠,隨着王掌櫃拿起陪伴他許久的汗巾緩緩退場,茶館也隨之落幕。


    《茶館》就是通過對舊中國風雲變幻的描繪,埋葬了三個令人詛咒的時代:戊戌政變失敗後的清朝末年;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的民國初年;還有解放戰爭前夕的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

        老舍先生用三幕戲、三萬字,深刻地描繪出一副廣闊的時代畫卷。小小的茶館是中國舊社會的縮影,是對舊社會血與淚的控訴,是舊時代的葬歌,也是輓歌。

      而對於茶館的感悟並非隻言片語所能描繪,茶館給我的啓示,也不僅僅停留在努力學習憶苦思甜的層次上,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現今這樣一個和平安詳的年代,而更幸運的是,我愛咱們的國,咱們的國也關愛着我。

      裕泰茶館裏,一個個蒼涼的故事悄然縮放,有夢想破碎的無奈,有骨肉分離的痛苦,有欺軟怕硬顛倒黑白的腐朽,他們都混雜於茶客們的交談聲與嘆息聲中,而我們就坐在其中細細品味:市井之地,人生百態,王掌櫃的茶館,所有人的時代,一茶館,一社會,風兒吹,紙錢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