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上班路上欲断魂”,如何管理工作中的压力?

2019年的第一季度已接近尾声。朋友们在年初给自己定的新年目标进展如何了呢?剩下的9个月又该如何度过?

这年头人人都在谈“危机”,中年、青年、少年都被焦虑感所包围。若少壮不努力,到了老年也铁定逃不过。

加上最近裁员消息满天飘,网上更是贴出了京东排队叫号办理离职的照片;职场人士的压力值、紧迫感已积聚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

生活中找不到对象、生不起孩子这种压力暂且不提,毕竟这种问题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工作收入来解决。而工作的压力处理不好,又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今天先来疏解一下工作中的压力,让占据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的这部分时间能够从容舒畅一些。

1

什么是压力?它的来源

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是一种普遍现象,可谓如影随形。

工作的本质常常是超负荷、不确定和充满冲突

你会感到“在太短的时间里总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又不得不利用不够完善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来做出好的决策。

你要负责许多事情,并且有些事情看上去相互矛盾。你还要满足多种人的要求——你的老板、直接下属、平级的同事、客户等。

他们又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和利益点。

这些多种因素复杂交错后带来的有限感、急迫感、紧张感就是压力。

消极的压力会导致我们过度操劳、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危害健康与生活;

积极的压力则会通过适度刺激而激发改变现状、达成目标的动力与潜能。

我们如果仔细分解一下,会发现不管哪种压力,逃不过这四种来源

(1)时间不够。太少的时间内要做太多的事情。这种窘境通常由三个因素造成:时间少但任务多,拖延的习惯导致进度失控,及任务计划与考虑不周。

(2)环境不适。环境压力分硬性与软性。硬性包含了照明、温度、湿度、空气、噪音、办公室布局等;

而软性包含了上下级办公的距离、工作氛围、以及是否存在对员工的过度监控等。

(3)关系不畅。关系压力有来自不同角色的天然矛盾、各种问题带来的冲突。而在家里没有消化完的情绪如果被带到工作场所,也会辐射到其他人。

(4)预期不达。这主要来自一些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及来自害怕这种事件发生的心理。

预期压力有内在的、自己对自己的预期,也有外在的、老板、同事、客户对自己某件事的预期。

以上压力来源往往很少独立存在,多多少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业务快速扩张,员工迅速变多而带来的办公室拥挤、嘈杂、个人空间变窄的问题。

本是由环境带来的压力,导致某些员工产生烦躁心情无法安心工作,也很可能伴随着因过度干扰而产生的员工冲突,变成关系压力。

而合作关系的不顺畅也会导致共同任务的进度变缓,进而加剧时间压力。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却无法完成任务,面对上级难以交代,产生预期压力。

2

压力的反应阶段

既然压力无法避免,那么准确的认识自己的压力值,也就是所处的实际状态极为重要。

面对压力,人们通产有三个典型的反应阶段

(1)警告阶段。此为面对压力的初始阶段。人会产生焦虑与紧张情绪、心跳加快、甚至恐慌,以示警告。

压力如果能在这个阶段通过自我调整而褪去,亦无大碍。如果仍然持续,那么就会进入第二阶段。

(2)反抗阶段。此阶段通常会出现身体的严重透支(加班、失眠、梦到工作)、情绪低落沮丧、每天睡觉都不愿面对第二天的到来。

如果及时干预、大幅度调整身体节奏,可能会好转。否则就会跑步进入第三阶段。

(3)精疲力竭阶段。此时的身心因为外界因素的攻击而产生了自卫机制,能量几乎耗尽,处境非常危险。

通常表现为如下三种行为,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来判断。

攻击行为:大发脾气、乱扔东西、踢打小动物、产后抑郁的妈妈摔孩子的也有;

逃避行为:逃脱所处的环境,旷工、离家出走、不愿见人;

固执行为:重复做某件事,以发泄情绪。比如重复拨打某个电话号码,反复无度喝酒、抽烟,狂吃垃圾食品;

如果还同时突发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下降、郁郁寡欢、身体不由自主抖动等,十有八九已经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每个人对不同情境的抗压能力不尽相同。有人上台演讲会双腿发抖、手心冒汗、声音发颤,而有人却只是起初几分钟心跳加快而已。

朋友们可以对照以上的描述,或者看心理医生,做专业的压力测试题目来判断自己的状态,以便尽早疏解干预。

3

积极应对压力

再次清醒的认识到,压力永伴你我,无法彻底避免。那么压力管理就很重要。

最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就是消除压力源。一个重要的做法是用积极的行为来应对压力,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压力

那么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压力对策,分别是:

(1)掌握事务的轻重缓急。读过小鱼《职场小白如何5分钟逆袭老油条:没人再肯花时间教你的5大管理工具》的朋友应记得,

里面专门讲解了时间管理的黄金法则之一就是以“要事第一”为中心。

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按照“重要”与“紧急”两个维度划分,落入四个象限。

平时应重点关注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做好持续规划与跟进,才能避免自己常常陷入“救火状态”。

(2)提高人际关系能力。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情感银行,需用心经营这样一个账户。

人的成长环境、生活场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了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因此,理解并接受他人的不同是前提。

在工作中明确表明自己的要求或条件,对他人多表达赞美与感激、倾听他人的意见。

多一些欣赏、支持、与欢乐,少一些批评与苛责,这样才能在别人的情感账户里多存上点钱,得到更多的信任。

(3)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潜能。人在越轻松自由的环境与心境下,越能发挥更多的潜能。被人监视、束缚的感觉容易产生压抑与抵触。

我们可以试着去做一些能够提高决策自主性的任务,增加自己的个人控制感,同时也达到了学习新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4)制定短期目标,通过小赢加强信心。大的目标暂时无法看得到尽头,那么可以从确定一个理想的短期目标开始。

对于每一个短期效目标建立责任、评价和奖励制度。这样我们就能从每一个短期目标的成功中获得信心和坚持力,更容易达成最终目标。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朋友们理性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压力的来源、以及怎样排解压力。

压力无处不在,但愿大家能够通过积极的应对,减少压力源,而非被动接收。利用恰到好处的压力发挥最大潜能,在工作中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