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雲:數據告訴你 第一臺服務器選雲還是物理機

依託互聯網的發展,市場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而信息化的來臨逼迫着這些初創企業藉助線上發展業務。按照傳統IT架構,企業若想開展線上業務,必須自行配置物理服務器。

近年來,隨着雲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企業開展線上業務,除可配置物理服務器外,又多了一項選擇——雲服務器。

基於雲計算,AWS、Azure、阿里雲及騰訊雲等國內外知名雲廠商推出多種雲服務。其中,最成熟同時也是使用最多的一項服務便是ECS,即雲服務器

雲服務器是雲服務商借助成千上萬臺物理服務器構建的集羣,使用基於虛擬化和OpenStack技術把集羣服務器的資源進行統一資源調度,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資源租用。同時,企業無需自行部署、管理及維護,僅需簡單幾個步驟便可使用。

這也初創企業在首次部署服務器時犯了難:究竟是藉助雲服務商提供的雲服務器還是自行部署物理服務器?

我們都知道,初創企業在前期發展過程中,最關注的一點便是運營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租金及IT基礎設施的採購及部署。既然如此,不妨用具體的數據來驗證下:初創企業的第一臺的服務器,究竟是用雲還是用物理?

首先,先假定該初創企業人員爲20-30人,三年內擴充到百人小企業,爲普通互聯網行業,並不存在大量視頻流,員工日常應用多爲Word、Excel、Photoshop等軟件。

基於以上,本次選定了一家國內知名公有云服務商,對其ECS進行快速配置:地域選擇北京,機型爲2核4GB普及配置,操作系統爲Windows Server 2012 R2 64位數據中心版,帶寬選擇30Mbps,租用年限爲3年。

可以看出,在以上配置後,儘管該雲服務器收費打了5折,其最終售價仍爲46107元。

在瞭解完雲服務器後,我們再看看物理服務器。衆所周知,目前市面主流的物理服務器廠商爲戴爾易安信、浪潮、聯想、H3C、曙光等,不妨以戴爾易安信爲例。

PowerEdge T440是戴爾易安信推出的一款塔式服務器,硬件配置爲至強E-2124處理器、16GB 2666MT/s UDIMM內存、2TB 7.2K硬盤,售價13665元,同時提供專業的售後支持。考慮到物理服務器需要自行部署,管理,使用期限仍爲3年,這三年內,100兆寬帶每年花費1100元,用於散熱及運行的電費每年2000年,3年總計13665+(1100+2000)x3=22965元。

綜上,可以看出,對於初創企業而言,使用雲服務器的花費是自行部署物理服務器費用的2倍。同時,初創企業若因業務發展需要升級服務器,原物理服務器在淘汰後仍可出售回收部分成本。

因此,對於初創企業、中小企業而言,儘管雲服務器是一種新型計算技術,但目前而言,仍不是最佳的選擇。除成本外,物理服務器在安全性、穩定性上也更勝一層樓。
56雲:數據告訴你 第一臺服務器選雲還是物理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