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zantine 拜占庭的历史

Byzantine 拜占庭

介绍

拜占庭(希腊语:Βυζάντιον,拉丁语:Byzantium)是一个古希腊城市,也为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旧名,相传是从墨伽拉来的殖民于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据说出自他们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该城发展成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中心,更名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历史

拜占庭的起源,一直都被传说笼罩着。传说墨伽拉(一个在雅典附近的城镇)的拜占斯,当他扬帆向东北横渡爱琴海时,建立了拜占庭。拜占斯查问了德尔斐的神谕(Oracle at Delphi)在哪里建立新城市。神谕指示他去找“遮眼物的对面”。他起初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当他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他终于明白:在亚洲那边的岸上是一个名叫卡尔西顿的希腊城市。他们因为看见卡尔西顿而看不见海峡对岸只距离半英里之外的高地。拜占斯在这片高地之上建立他的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拜占庭。由于它位处黑海唯一出入口的战略优势,使它成为一个商城。拜占庭后来吞并卡尔西顿,使它的版图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

拜占庭在尼格尔与塞维鲁的战争中支持尼格尔,使拜占庭于公元196年被罗马帝国军围困,受到极严重的破坏。在成为皇帝的塞维鲁重建下,拜占庭很快就回复昔日光辉。拜占庭的优越位置吸引了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他在这里建立了“新罗马”(Nova Roma),在他死后就逐渐被称为君士坦丁堡。自此它就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帝国主义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影响了君士坦丁堡作为欧、亚两洲连接点的角色。它可说是个商业、文化和外交的中心。位处一个战略地位,君士坦丁堡可以控制来往亚、欧的路线和由地中海进入黑海的航道。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再一次成为一个强国的首都,更名为伊斯坦布尔。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坦布尔虽然不再是土耳其的首都,但仍是土耳其的最大城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