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水

        《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我是百度了一下才有了隐约的概念。据说那石是通灵的,也不知是不是所有的石头都有灵性!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学TA 的开课时感慨道:


在生命的空间里,

我本是一块石头,

只因漂浮,

被人们称作星球。

我吸纳日月,

擦拭锤炼,

努力光亮自己。

当遇到黑暗时,

自然光鲜,

照亮周遭!

从此,

我承诺自己不再承诺,

让心自由翱翔!


        冥冥中,我与石的通灵,相融!生活的历练,已经让我有石的形状与心肠——外在敦实、内心粗犷!或许,仅存的那点细腻,都留下来用作自虐了!

        生于河边(登沙河)的我,命里就是一个离不开水的人!好容易考离了农村,竟还是住进了“渔村”,那名字仍坚硬的结结实实——黑石礁!

        每每来到海边儿,我就喜欢在那些黑凸凸,却被冲刷得很干净的石头上下,攀爬觅拾,蛎、蟹、螺、蚬、参、鲍、胆……即便是不喜欢生食,也对鱼虾之类从不感兴趣!这算不算是一种守石的情节呢?!

        有时,静下来看那海浪总是憋足了劲儿地拥向那从不动声色的石,不知道那份执着是始终没能打动铁石的心肠,还是水与石都沉迷于那份海誓山盟的不能自拔!似乎海浪那短时的退潮也是为了再来一次的片刻喘息。石也在耐心等待并尽享她回回的“热烈”拍打撕抓?!

        观礁石身上那些条被沟回纹理,君可见无数硬汉猛将、众神群贤千姿百态而自若?!望海岸间潮起潮落的悲欢离合,君可见相拥于暂别的恩爱情仇与奔放不羁?!打破的也只是外在的眼光,自己的虚荣;冲脱的也只是经久的习惯,固有的模式;为的也只是激情阳光,自由创造!

        走TA的中周时,我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城里。

是封闭的宽敞。

护佑的。

是向往自由的翅膀。

从未伸展。

何惧神伤。


郊外。

是无垠的海洋。

释放的。

是充满阳光的能量。

无需刻意。

自然芬芳。


        有言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反正我是离不开水的,也从来没离开过。想想经历的生活五味,莫不成是我儿时的河被加了糖醋椒盐,流进了大海?海阔而纳百川,天高而生万象!水的顺势而成渠的大自然神态已为我终生之景仰,敬慕之情,可用毕业时写的《咏水》表达:


【咏水】

      ——卫东


静如镜,

照世间万物;

动成波,

映星光淋漓!


流动成河,

荡涤尘埃;

滴落穿石,

无往不摧!


上山成瀑,

气壮山河;

汇流成海,

收纳滋生!


〖2013年9月8日凌晨〗


        水用激情的付出创造了生命,石以信任与欣赏彰显了成就幸福的责任!来与不来,我都在那里,等你!等与不等,我都来这里,找你!水滴石穿!

        水与石的交融成就了血与肉的世界!

        偶然发现,高温、高压、经久沉淀后,那石的名字竟是水晶!

2014年4月3日0:09

于五洋宾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