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的最後一天》讀書筆記

     《島上的最後一天》,作者是卡米爾·佩簡。起名爲“島上的最後一天”,我想是因爲那一天是一個分界線,是過去與未來,痛苦與希望、逃避與面對的分水嶺。

        女主伊麗莎白,做過切除腫瘤手術,卻被告知還是得了癌症,餘下的時間可能只有六個月,在回家準備告訴丈夫湯姆之時,卻提前被丈夫告知認爲他自身是個同性戀。雙重打擊之下,她辭去了有着令人討厭的上司的工作,賣掉房產,與湯姆協議離婚,想要趁着有限的生命,去遠方旅行,然後去看看自己雙胞胎哥哥和兩個侄子,再去看望父親,在他們的陪伴中,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

        麗比不再對她之前容忍的人再度容忍,不喜歡的人也不再強顏歡笑,這段作者描寫中的伊麗莎白,是痛苦與矛盾的結合體,比如她與高中同學瑪克辛的見面,有任何的不愉快都直截了當的表達出來,甚至咬了她的肩胛骨,但其實內心依舊是善良美好的。“即便當時的直言不諱甚至偶爾咄咄逼人讓我很有快感,但是結束後我卻爲自己的行爲而羞愧。我需要回歸到較爲美好的自己,免得玷污大家記憶中我的正面形象”。

        在聽從父親的建議後,選擇去父母年輕時去過的波多黎各威克斯度假。人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是沒有任何人做好了準備。麗比乘坐的飛機差點墜毀,在那時,她腦海只有一個想法,她還不想死,她想活着。所有的不愉快也都看淡了。她給保羅(哥哥)發了一條“我愛你”的短信,給湯姆(前夫)也發了一條,並加上“沒關係了”,想給爸爸也發一條,想着爸爸不會用短信,如果打電話的話,怕最後墜海的一瞬間尖叫聲會嚇着他。幸而最後有驚無險。她在事後也是首次向飛行駕駛員夏洛,一個陌生人,吐露自己癌症的事實。

    (書中描繪的波多黎各的熒光海灘,很美)

       所幸的是,在波多黎各,與夏洛開展了一段浪漫的戀情,在親情和愛情雙重關懷下,麗比同意回美國接受治療方案。但還是會恐懼退縮,直到又去看望因癌症去世的母親的墓地,在與父親聊母親過往中明白,“生活是毀滅性的,只不過那是有限的範圍內;但生命也是極爲美好的”在哥哥的陪伴,愛人的鼓勵下,接受了治療,病情好轉,還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整本書雖然籠罩着女主身患癌症的痛苦,但文筆整體是輕鬆愉快的,女主的塑造有血有肉,經歷了生活的打擊,也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一次自我蛻變。生命是無常的,脆弱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臨。活在現在,把握好現在,照顧好自己,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愛你的關心你的人負責。生活雖不會如你所願的那麼好,但也不會那麼糟糕,逃避也始終不能解決問題,勇敢面對,也許你會在旅途中邂逅意外的驚喜。積極樂觀、充分完整的擁抱當下,大概就是對生命最好的交代。


  歡迎關注作者公衆號:木格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