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各層介紹

1、物理層---------看得見,摸得着的:網線、光纖、光貓、HUB(集線器,就是早期的交換機)

局域網通信和共享上網

半雙工-------要麼上傳,要麼下載,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

全雙工--------可以同時上下載

由於HUB是單雙工即半雙工所有數據進入到HUB時,就開始泛洪,浪費帶寬,安全性低,數據會發安生衝突,造成數據丟失,即使重傳也會浪費帶寬。

2、數據鏈路層---------交換機、MAC地址是典型的數據鏈路層

MAC地址:全世界唯一,燒錄在網卡中,不能修改

交換機會記錄下來數據源MAC地址

a、交換機是全雙工通信

b、數據進入交換機不會泛洪,根據一張表進行數據交換,mac地址表,節省數據帶寬

c、數據發生衝突之後,不會被直接丟失,而是放到緩存中,等數據發送好了,直接調用緩存裏的數據再發送,省的重傳

緩存??---內存中開闢出一塊空間當作緩存,所以交換機是有內存的

有時候我們打開一個網頁,該網頁無法顯示 刷新一次 網頁打開了 這就可能是緩存溢出造成的

3、網絡層--------路由器、IP地址

IP地址:電腦之間用來真正通信的地址,可看成電話,可以改,MAC地址相當於身份證號,不可改

路由器也有一張表,叫做路由表,通過這張路由表來轉發數據

ICMP協議---------inte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ping -------ping www.baidu.com

來自 61.135.169.121 的回覆: 字節=32 時間=21ms TTL=54
來自 61.135.169.121 的回覆: 字節=32 時間=20ms TTL=54
來自 61.135.169.121 的回覆: 字節=32 時間=20ms TTL=54
來自 61.135.169.121 的回覆: 字節=32 時間=20ms TTL=54

字節表示包的大小,時間表示一去一來所花費的時間,TTL(time to live)表示生存週期

網絡攻擊-------DDOS拒絕服務攻擊

ping最早期的一種DDOS攻擊方式--ping of death

----traceroute

IPv6實際也是基於ICMP的

4、傳輸層--------TCP、UDP,所指的是不同的數據傳輸方式

TCP支持數據重傳,一般是對於業務穩定性要求較高的,而且沒有即時通信要求,比如網頁

UDP  視頻 語音----不需要重傳和確認的

阿拉丁UDP洪水攻擊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