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何戰勝消極拖延,告別蹉跎人生

春花爛漫的4月拉開了爭奇鬥豔的大幕,2019跑步進入第二季度。許多重大政策的變化都於4月1日開始生效,且多屬好事。

如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從2420元調整到2480元,增加60元;又如增值稅再一次從16%降到了13%,引得各大品牌紛紛降價。

更爲關鍵的是,絕大多數企業的年度加薪、升職也是在這一天發生,是不是激動又鼓舞呢?

可回首年初信誓旦旦要做的事情,似乎拖到現在還未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確,當下最不該拖延的就是要治好“拖延症”這個頑固的毛病了。

1

何謂拖延?你屬於哪種?

在日常工作中,人們最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個詞兒就是“Deadline”。

有人十分形象地將它直譯成“死線”,聽上去比截止日期更突出了這條線的緊迫感。

但在距離這條線不那麼近的時候,人們往往是感知不到這個“死”字之嚴酷的。

朋友小智就曾面臨這樣一個困局。小智屬於悟性很高、一點就通的類型。

當時他剛工作滿一年,對於經理佈置的每一項短期任務都能不費吹灰之力、且較高質量的完成。

小智慢慢獲得了經理的信任和器重,開始第一次被分配到比較中長期的任務。

小智面對兩個月以後的週一要交出一個成熟報告模型的日子,不是特敏感。

他一開始並沒有太投入這件事情,因爲按照自己一貫的聰明勁兒,時間看起來簡直綽綽有餘。

期間經理也未太過問,小智就不自覺地將任務擱置了。後來偶爾想起來,打開Excel,也似乎提不起興致。

最後眼看一週以後就是“死線”,小智才意識到這簡直好比“死期”

他開始嚴肅對待起來,卻始終不能集中精神,光設計整體框架就讓他絞盡腦汁。

在連續加班5天后,小智終於有了一個粗糙的報告模型出爐。他心裏清楚有很多地方並不完善,可以做得更加自動化,界面也可以更加友好。

只是小智已無足夠時間,自己也因連續加班精力上毫無餘地。他不得不自我安慰:反正自己也沒花多少時間,有現在這個效果已經不錯了

當小智將成果交予經理的時候,情形可想而知。經理對小智此次任務的質量表示不滿。他認爲給予了更多的時間,反而效果還沒有以前一週內完成的任務漂亮。

這顯然不是小智的真實水平, 但他卻因爲“拖延”行爲收穫了負面的評價,個人品牌大打折扣。

如果我們像小智一樣,面對亟待解決的難題時,本該抓緊時間進行處理,卻老想着“今天的活到明天再做也不遲”;

習慣性尋找各種理由推遲到最後,並最終影響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那麼這就是典型的消極拖延

若爲了最終結果而有計劃的推遲,則是一種積極的策略。

而令我們大多數人面對心碎的“死線”而自責懊悔的,往往就是消極拖延!

2

拖延的本質及四大成因

如果你習慣對自己說“明天吧”,這本沒什麼大不了。問題是你可以拖延,時間卻毫不停歇。

拖延行爲的本質並不是時間管理問題,也非懶惰、投機等道德方面的問題。

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爲拖延是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它更多是一種對抗焦慮的反應,以及這一系列拖延行爲觸發的惡性循環

焦慮指來自面對不確定的事物或問題時,難以做出決定。習慣拖延者表現出自我管理的缺乏。

不管是情緒還是行爲,都用延遲來對抗。結果降低了工作效率,不斷積累壓力。

進而心理感知上加大了任務的難度,加劇焦慮,從而加大拖延行爲。

因此,要戰勝拖延行爲,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拖延心理如何形成。心理學家總結出最可能造成拖延的四大成因

(1)  缺乏對成功的信心。人們面對一項任務時一般會先內心審視,快速評估,憑着對自己能力的信念決定下一步行動。

拖延者面對問題時會以過去的挫折爲藉口,失去積極應對的信心。

例如一個電話銷售如果常常在電話中被人掛斷或拒絕溝通,那麼他就有可能在工作時間磨洋工,然後拖到快下班又以潛在客戶也回家了爲理由,說服自己第二天再打電話。

(2)  缺乏對工作價值的認可。如果一個人從內心就認爲自己做的事情毫無意義、毫無價值,那麼拖延就是自然而然的行爲。

而那些不被自己認可,但又不得不做的任務就是拖延的對象。

比如,有人對於寫部門年終總結報告這件事就是不買賬,認爲是形式主義、打打官腔、浪費時間。當然也不會有熱情及時提筆。

(3)  缺乏集中的注意力。拖延者通常會尋找各種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無法集中精神的行爲。

客觀的原因包括健康狀態不佳、睡眠不足、飲食與作息不規律導致不適等。而主觀原因則會誇大身體不適,誇大各種條件的不足來開脫。

(4)  缺乏看得見的目標與反饋。小智的例子恰恰因爲目標相對遙遠,而過去的短期任務經驗也讓他強化了自己適合短期高壓下工作的信念。

其實看似遙遠的目標恰恰蘊藏着未被激發的潛能、被刻意忽視的提高空間。小智40%的投入換來60%的結果來交差,影響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和進步。

3

戰勝拖延的技巧

既然理解了拖延成因,那麼讓我們來切實採取行動,針對性地戰勝拖延。

(1)  獎勵每一點小進步。一般來說,愛好與擅長往往相輔相成、相互強化。當不喜歡某個任務時,大概率也做不好。

因此,自己獎勵自己的每一個小進步十分有必要。即便沒有巨大的成果,也沒有達到預想結果,還是可以支持鼓勵自己。

缺乏自信的人不善於獎勵自己。也許這一次又沒完成目標,但是與過往相比進步了不少,也可藉此鼓勵自己。

獎勵是正面的激勵,它能激發進步、激發追求,又帶動更大的自信。

但務必注意的是,只有在自我預期完成後再自我獎勵,獎勵應該與成就大小相匹配

比如連續聚精會神工作兩小時後出門散會兒步、賞賞花可以有;如果因此而休兩週假期就有點過分了。

(2)  重設工作價值與樂趣。大多數職場人士面對的是基礎性的任務,複雜瑣碎、耗費精力。

但人們捧着手機玩同一款遊戲卻樂此不疲,區別就在於是否獲得快樂與成就感。

我們可以想一下讓任務變得有樂趣的辦法,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還可以將眼前的工作與更高的職業目標聯繫起來,實現內在激勵。

比如一份沉悶單調的總結報告,可以被當作梳理工作業績與發現改進空間的機會,爲將來更好的事業發展打好基礎。

(3)  化藉口爲獎勵。留意自己最近一次拖延使用的藉口。審視一下,哪些是真實的原因,哪些是用來逃避的藉口。以一週爲週期,整理藉口清單。

下一次提醒自己,把這些藉口看作是信號,提醒自己正在選擇的十字路口。將藉口轉變成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勵。

比如,本來想說,我先睡一覺起來,再來寫報告;可以對自己說,我先列好完整的報告提綱,再小憩片刻。

(4)  分解關鍵節點與時間期限。我們在設定目標時首先就要合理明確。切忌籠統、模棱兩可。

而複雜重要的項目,往往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我們應儘可能分解具體事項和每個分段時間;堅守每個分段年時間期限,保質保量的加以完成。

例如,小智可以將完成報告模型的任務以周爲單位分成若干節點,每週回顧進度。這樣就可以定期提醒自己,不把所有的步驟都留到最後一刻。

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可以更深入的認知、戰勝“拖延症”。利用有限的生命,去爭取更大的成就,實現更高的價值。別讓“拖延”拖了後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