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1)——八哥說南明

高齡

明朝到了萬曆年初已經兩百多年了,這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已經算是高齡了,王朝就像人,年紀一大,什麼毛病都有了,明朝也不例外。龐大的開支、低下的行政效率、混亂的稅收政策、內有倭寇擾民、外有強敵環伺,壓得這個王朝喘不過氣來,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就在這時,有個牛人站了出來,拉了這個王朝一把,這個人就是張居正。

張居正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考成法”和“一條鞭法”。“考成法”至今還在沿用,類同於如今的績效考評,就是用量化的方式來考察各級官員的工作業績。沉痾積重、內憂外患、日漸式微的明朝,一實行“考成法”後,行政效率頓時大大提高;“一條鞭法”一改過去繁瑣冗雜的稅收項目和收稅方式,併爲一條,統一用銀兩徵收,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國庫的收入。經過改革,明朝經濟發展,國庫充實,人民富足,繁榮通達,史稱萬曆中興。           

可是好景不長,張居正當了十年首輔就死在任上。在任時爲了加速推進改革的步伐,難免用力過猛,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包括那個小屁孩——萬曆皇帝。因此,他死後不久,就被清算,身後的光景很悽慘,改革自然也受阻,還好幾經周折,多數措施還是保留了下來。

當家做主的感覺真好!年輕的萬曆主政後,本以爲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沒想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身爲堂堂的九五之尊,竟然連自己的家事都決定不了,想讓自己喜歡的兒子接班都做不到!

一怒之下,年僅25歲的萬曆心灰意冷,從此常年不上朝,提前退休了!

秦漢以降直至建國前,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是宗族自治,主要靠鄉紳和宗親來主持社會倫理、維護日常管理秩序,朝廷對基層的管控是宏觀並且鬆懈的。因此,皇帝上不上朝,其實對百姓沒啥影響,有時正因爲政府不作爲不管控,民間的經濟更自由,文化更舒展,反而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客觀講,萬曆不上朝不等於不做事,否則一個王朝也不可能這樣二三十年運轉有序。他只是願意管他自認爲的大事,比如對外用兵,比如派幾個太監去收點礦稅來充盈自己的內庫,至於內閣缺幾個人,少了幾個尚書、總督,多少官位空閒着等等諸如此類的小事,他實在沒興趣!

這還了得?大家辛辛苦苦地參加科舉考試、幹革命工作不就是爲了當官嗎?因此,對於官員和讀書人來說,皇帝翹班不上朝,就是天大的事!

於是,朝野上下,人聲鼎沸,一致譴責萬曆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爲,直至今日,這樣的聲音還在,而且將此歸結爲明朝亡國的主要原因。

摘自《黃道周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