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中國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張“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因爲要守,就不是真愚,而是真智慧。大智若愚的人給人的印象是:虛懷若谷,寬厚墩和,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

孔子年親氣盛之時,曾受教於老子。老子對孔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於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叫人輕易看見;真正的君子,品德高尚,容貌卻顯得愚笨拙劣。因此,老子警告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矝,故長。”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矝者不長。老師第一個推崇”愚“的含義--寬容、簡樸、知足的最高理想。這種處世態度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隱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識世故者的簡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