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也是我们

他们如一缕青烟般消散殆去,与你而言,没有那么沉重,也不够深刻。可是他们的生命轨迹和你是如此的相像,以至于,你恍然觉得这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也包括你自己。

去年,滴滴的乐清女孩事件,掀起了一阵风波。铺天盖地的声讨和谴责,官方、滴滴、媒体、网民都在这热闹的舆论世界中,各执其辞,各行其事。本来,这种社会性大事件,我向来只了解个大概,只待收尾之时,看个直接清楚明了。只因这样的风暴狂潮似的事件,总是会有各种难辨真假的言论和不断转折更新的剧情,以及总是有那么多戾气太重之人操控着键盘,宣泄着没有营养的东西。并且,这种群体性的热闹,总是一时激烈高亢,然后很快消逝不见。像奔赴战场的行军,一骑绝尘,只在路上留下了凌乱浅薄的脚印。

所以,自己也习惯了,站在这第三人称视角,去看这些大大小小的纷争。可能,你以为你参与其中,你自觉自己主动积极。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一个过客而已。所以一度,我甚至都不想去扮演一个过客,自知自身无足轻重,不想一次次投入强烈的情感,不想让此成为自己其他情绪的宣泄口。这不道德,也不理智,宁愿冷冷地当个思路清晰的观众,直接看到开始和结果。

直到,无意中点开了那女孩的微博。看到她的生活,她的心情,她分享的某个好吃的餐厅,她的一次小小的吐槽,某次让人会心一笑的经历。然后,头皮有些发麻,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切感和熟悉感。这不就是你朋友圈里的随便一个简单女孩子的生活吗,这不就是你的某个女生朋友,或者你的某个女同学的喜怒哀乐吗。这个女孩子,就是你身边最真实最熟悉的存在。想到这时,你才意识到,这件事可以是发生在她身上,也可以发生在你身边,也可以发生在你身上。你再去看这个本来鲜活的生命,一种强烈的悲伤失落感将你笼罩。你似乎感受到了生命消失的无力感和不真实感,感受到了一种失去朋友的悲伤,感受到了那些与此相关之人的心痛。因此,你发现,被这场舆论风暴掩盖住的最真实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我们最初的最本能的同理心和情感。

同样还有,去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看到人员列表时,也觉得有些唏嘘。有去学校的学生,有上班的年轻人,也有去买菜的老人。这些人,我们都不认识,但是他们却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有的人可能因为迟了半分钟,而错过了这班公交;有的人可能还是赶着上的这班车。你不知道自己某次的选择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这场灾难中没有你,那也只是因为你和灾难中的人的人生有了一点小小的偏差。这个偏差,就始于这个小小的无意之中的选择。所以,想象这突然逝去的几十条生命,你也许会有险中逃脱的心惊。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到,那份该有的悲伤和遗憾。

然后,是昨天的事,四川凉山因救火而牺牲的三十名消防员。点开名单,都是些年轻的孩子啊,有的甚至与我同年,也与许多人同年。他们有的才刚刚走上岗位,年轻有朝气,可能前天还在打算如何度过周末,和几个老朋友见面。有的可能刚结婚,他的妻子还在等着他回去吃饭,他们还构画着两人美好的未来。可是,这一切发生的是这么的突然,本来是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现在却成为了人生中刻骨铭心的一天。所以,这才叫平淡是福吗。

很多事并不能轻易地置之度外,即使它们看起来与你的生活并无交集。但是,如果有最本能的同理心和感情,就会多少有些触动。看似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名字,一张清单,但其实每一个背后都是真实鲜活的人生。我们可以参与其中,不是激烈的宣泄狂欢,是抱以最真诚之心,尊重生命的重量。因为这是他们,也是我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