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喜欢「笨」人

这段时间在看科技史,很有启发。

西方近代科学界名人在某种程度上有共性,无论是瓦特,拉瓦锡,焦耳,还是富兰克林,无一例外都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做事方法。甚至直接决定了最终是否可以得出科研成果。


思维方式主要指从具体到抽象;做事方式主要指运用严谨逻辑不间断地做实验,进行试错,最终发明了某种影响历史深远的东西,或者是发现了某个科学理论。


由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笨」,比较慢,比较枯燥,比较无趣。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拉瓦锡用秤来秤看不到的空气「成份」时,普通人眼里他这是多么的无聊。焦耳用温度计测量热量的时候,普通人眼里的他是多么的无趣。富兰克林拿着那个无聊的风筝去招惹雷电,简直就是不要命,好不好。正是这些「笨人」的「疯狂」和「傻」,上帝对他们特别偏爱。


虽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虽然不华丽,不好看,不容易做,但是却很有效,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人类进步,是科学方法论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上帝喜欢「笨」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