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一場,最後還剩下些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從早晨開始便綿綿細雨,這哪裏是雨,分明是親人的眼淚!忙忙碌碌的生活讓人記不起逝去親人的祭日,活人都顧不過來,怎麼還記得離開的人。

清明節被定爲法定假日,這個節日總是讓我們會把心沉澱下來,似乎在以一種嘲諷的方式告訴我們,別遺忘了逝去的親人。

也會讓我們感覺到生命有一種厚度、厚重,也會去思考生命的主題,關於生命的話題,它實際上跟當下我們每個生命都那麼相關。

如今對於在外奔波的子女來說,回家看看都變成了父母們的奢望,那麼百年之後的墳墓前能否等來一年一度的看望呢?又或者還是冷冷清清無人祭掃?



有人說:人的死亡有三次;

第一次是停止呼吸,沒有了生命體徵,這是肉體死亡,也是親人朋友哭得最傷心的時刻。

第二次是舉行葬禮,社會關係由此終止,從生活中徹底抹去,哭泣的人少了一些,畢竟要接受現實。

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死者的人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此時連記憶也死了,世上再也沒有人知道死者曾經的存在,猶如他從未來過。

生命更迭,後代延續,通常第三次死亡不符合常理,但在人情淡漠的今天,第三次死亡正在越來越近,甚至有可能超越前兩次,正所謂生不如死,無人牽掛!

緣分一場,最後還剩下些什麼呢?     

其實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在向死而生,無論人生如何精彩,終有一死。可是回想此生過往,那些有人情冷暖歷歷在目,始終放不下的終歸是親人和孩子。

當死者牽掛着生者,而生者卻已經忘了死者,那是不是世間最大的嘲諷?如果一切都只是向前看,腳步匆匆,總有一天會忘記了自己出發的方向,忘記了一路走來有多少人同心、同行、同德。




我想念爸爸,每次想起曾經的一幕幕,我內心如刀割,在成長的道路上,每一次取得一點點的成績,都是爸爸和我一起分享,曾經爸爸是我所有的奮鬥動力!可生活沒有如果,爸爸說走就走了,隨着時間越久,我內心越是虧欠。

可人生就是如此,死者有生前的虧欠,生者有對死者的虧欠,只是日子一長,虧欠卻不能習以爲常,因爲心裏時常懷有虧欠,不會讓你迷失方向。

有些人說人生一世,應該輕鬆一些,別活在往事裏,那麼沉重 、那麼壓抑!但在我看來,如今有些人就是太輕鬆,太忘本,沉重一點對 TA 有好處!

又是一年清明節,對於死者而言,聲音總是太嘈雜,唯有默默的緬懷纔是真正的尊重。那些沒有空回去祭掃的人,擺上照片,心中默唸親人的名字,回憶往日點滴,也就算是心有掛念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