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標誌

以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回答“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成長了?”

下面有人回答“大概就是人變得越來越溫柔了,傾訴欲越來越少了吧”。

我很贊同,很符合我現在的狀態。

在我看來,一個人開始變得成熟大概就是把關注點都集中在自身上,不再過分的爲別人的事情的大喜大悲,不再把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噼裏啪啦的傾訴給別人聽,只想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而我最近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似乎有點“喪”,但又似乎很正常。

朋友們認爲我不高興了,其實並沒有,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那種見人就“咋咋呼呼”的性格已經變成了“安安靜靜”的淑女風了。

我喜歡現在的我,每天看書學習,有着自己心中的小目標,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很“理想化主義”,也沒有“喪到谷底”,因爲我知道詩意的人生另一面是現實。

很久沒有聯繫過的初中同學前兩天突然來了電話,讓我有點詫異,因爲高中大學後就很少聯繫了,而我又不擅長聯絡感情,所以一時之間有點不知所措。

隨之她打開了“話匣子”,而我也成了一個安靜的傾聽者。

原來是她研究生考試結果出來了,沒有考上目標院校,只能接受調劑,選擇來我們學校,向我瞭解一些情況。

我調侃她說這裏就像一個圍城,大家都拼了命的想跳出大山,而你就想擠進來

她隨之說起了她的“考研路”,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早起背書學習,吃飯睡覺,做題刷題,每天一坐就是十個,八個小時,屁股起了“痤瘡”,腿也變粗了,精神時刻緊繃着,壓力很大。

所考的目標院校就差2分上線,無奈加痛哭,但她已經不願重新再次經歷一遍,對於她來說“這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

大四開學後的她,考研不順,不知道是選擇去工作,還是選擇繼續讀書,一直在糾結,她說她不喜歡進公司實習工作,不喜歡那種氛圍,可是選擇繼續讀書,自己分數又不夠,只能接受調劑去到偏遠的學校讀研究生,怕就怕浪費了三年大好的時光。

我建議她說“別浪費時間糾結在這些事情上”,如果真的不願意去工作,那就來我們這裏讀研吧,或許三年可以有另外一種成長。

成熟的標誌大概就是明知道這樣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仍然不會去幹涉別人的生活,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要學會自己爲自己負責。

我大專玩得很好的一個朋友,最近跟我說打算轉行了。去年六月畢業的她已經斷斷續續的換過三個工作了,一個工作沒有超過“三個月”,我問她爲啥

她說“心累”,覺得自己不適合幹銷售,這一行套路很多,水很深,過不了心裏那道坎。

學了三年的“市場營銷”,原以爲自己還可以,到了社會上一做卻完完不是一回事。銷售是吃“業績飯”的,底薪低,門檻低,業績高便工資高,自己也業績平平,也沒啥野心。

“想方設法得去取得顧客的信任,讓他們心甘情願得把錢交給你”。她做不到,也不願意去做,所以她乘着年輕想盡快轉行。

她說“別以爲大城市那麼好混,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生活也很難熬的,就是每天得過且過,過一天是一天”

她不願過這樣的生活,於是重新拾起了畢業後就沒有理過的“英語”,開始學習計算機,爭取考完二級考試,去轉行做“行政管理”,安安靜靜穩定的過日子。

我覺得這樣也蠻好的,只要是自己喜歡,就可以了。對於專業的看法,其實我很認同她的看法,“市場營銷”對於很多人看來,是很不錯的專業,只要學會“銷售”,業績爲王,很快就能成爲像“蘇明玉”那樣的總監經理,一口一個“明總”

可是現實是又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樣的級別了,絕大多數都是非科班出身的人幹銷售卻乾得很好,我不排斥本專業,但也不喜歡,“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因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

雖然不喜歡,但我也不會將它的成績弄得一團糟,穩定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即可。

喬布斯曾經說過一段話“你一定要找到心之所愛,對工作如此,對愛人亦然。你的工作會佔據你生活的一大部分,只有做自己認爲是偉大的工作,才能恬然自足。唯有熱愛才能成就偉大,如果你還未發現心之所愛,繼續尋找,不可懈怠”

但是對於工作而言,我一定會拼盡全力去實現我的夢想,做我喜歡的事情,如果最後沒有實現,那再去認命也不遲。

人有着不願意做的事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能默默接受,這大概也是成熟的一個標誌吧。

電影《壁花少年》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心思縝密又極度敏感、纖細的少年,他需要學會的,是如何在這樣一個險象環生的成人世界裏,經歷教訓並走向成長。

學業非常出衆但在社交上倍顯尷尬的查理就是大家口中經常提到的那種容易遭人冷落的“壁花少年”,不管是什麼樣的交際場合,他永遠是那個坐在旁邊默默地注視着這一切的局外人。

直到有一天,兩個高年級的學生將他納入到了自己的保護當中,他們分別是美麗且無拘無束的莎姆以及她那勇敢無畏的異姓哥哥帕特里克,一路守護着查理經歷了全新的友誼、初戀、處在萌芽狀態的性意識、瘋狂的派對以及午夜場。與此同時,查理的英語老師安德森先生還把他引領進了一個相當奇妙的文學世界,點燃了他想要成爲一位作家的夢想。

但是,隨着查理越來越深入到這個更接近於成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來自於過去的痛苦也時不時地縈繞在他的心頭,久久不肯消散——其中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邁克爾的自殺,還有他最喜愛的阿姨的意外死亡,都令他深受困擾且痛苦不已,全部潛伏在了看似喧鬧、歡樂的表相之下,隨着莎姆和帕特里克準備離家去上大學,不僅打破了查理本身就不太穩定的平靜,還直接將他逼迫到了崩潰的邊緣,也爲他悲傷的根源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啓示……但最終還是看見了光明,聽到了內心的聲音,展開了笑顏。

查理受人欺負冷落,帕特里克受人嘲笑且爲同性戀患者,莎姆美麗但不自信……所謂的長大成人,成爲一個成熟的人,總是要伴隨着快樂和痛苦的。

一個人活成什麼模樣,並非你見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而恰恰是你給那段經歷賦予了什麼意義,填充了什麼色彩。

同樣一個人是否成熟,其實並沒有什麼標誌,就是看你的行爲感覺,只要你覺得成熟那便是成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