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可視化產生生產力

數據可視化就是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進行信息傳達與溝通。許多人會着眼於“可視化”,認爲數據可視化就是將一系列看上去很炫、很複雜的圖表展示在頁面上。其實不然,雖然可視化脫離不了各種圖表類型,但並不意味着要以增加用戶理解難度爲代價去實現複雜的功能;或者爲了看上去絢麗多彩而失去其最根本的意義:傳達與溝通

數據可視化產生生產力

數據可視化之所以會大受歡迎,其原因不僅在於能帶給用戶良好的的視覺效果,更因爲它能夠產生生產力,形成數據驅動閉環,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階段:

  • 技術人員運用技術手段將需求分析、基礎數據整合、數據計算等操作結合到一起進行數據可視化,實時監控數據的變化情況。
  • 用戶能夠使用這些可視化圖表,進行分析、對比等操作,定位業務問題。之後再結合業務變動提出新的需求。
  • 技術人員將用戶訪問數據與新的業務需求結合,重新進行數據整合、分析、計算,循環往復下去。

如下圖所示:

圖1. 數據驅動閉環

實現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不斷驅動業務的提升,產生生產力、創造收益。

如何使數據可視化產生生產力?

滿足這一目的的前提在於--“創造出都能讀懂、易於操作、能夠提前預警的圖表”,關鍵因素有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

選擇圖表的時候,許多人認爲基本圖表太過簡單,不夠高端大氣,因而更傾向選擇複雜的圖表類型。實際上越簡單的圖表越容易理解,對用戶的友好程度越高。只要能夠高效清楚地傳達業務含義,就應該優先選擇。

例如,餅圖比較適合反映某個部分佔整體的比重,而折線圖能更好的反應數據變化的趨勢;分組柱狀圖和堆疊柱狀圖都能夠顯示數據集的分組情況,但是彼此間的差異卻讓它們在特定情況下顯得更加強大。在比較同一分類不同組的數據或者同組不同分類的數據時,分組柱狀圖更能體現優勢;然而在比較每個分組之間的總量時,堆疊柱狀圖顯然更加合適。下面分別使用這兩種圖表在展示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人口數量分佈時顯示的效果:

圖2. 分組柱狀圖(Grouped Bar Chart)

圖片來自:https://bl.ocks.org/mbostock/3887051

圖3. 堆疊柱狀圖(Stacked Bar Chart)

圖片來自:https://bl.ocks.org/mbostock/3886208

要想讓受衆讀懂圖表所表達的業務含義,就要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在選擇時,首先需要清楚的知道不同圖表的優劣以及它們適合的應用場景;除此之外儘量選擇一些簡單的、易於理解的圖表類型。但這不意味着不能選擇複雜的圖表類型,有的圖表雖然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是卻能很好的反映一些業務場景,再輔助一些文字說明等其他手段,降低用戶的使用難度,也未嘗不可。

選擇圖表時,以業務爲基礎。只要能夠清晰地表達業務數據背後含義,不讓用戶產生歧義,都值得考慮。

2、易用的、多維度的交互分析

隨着數據類型的多樣化,數據間的關聯關係也越來越複雜。僅僅展示單維度的數據,是無法讓用戶輕易發現數據之間的聯繫、挖掘出更多業務價值的。同樣,若是交互方式過於複雜,也只會增加用戶的使用難度而已,不利於業務長期發展。因此易操作的、多維度的交互分析對於數據可視化來說必不可少。多維度的分析方式有很多種,以下是常見的幾種:

  • 鑽取: 將彙總數據拆分到更細節的數據;在維的不同層次間的變化,從上層降到下一層。
  • 上卷: 鑽取的逆操作,即從細粒度數據向高層的聚合。
  • 切片: 選擇維中特定的值進行分析。
  • 切塊:選擇維中特定區間的數據或者某批特定值進行分析。
  • 篩選: 通過不同的維度或者類別過濾出用戶想要的數據。
  • 聯動:若干個相關聯的圖表,一個圖表發生變化,其他的也會跟着發生變化。

下面是一些圖表的樣例:

圖4. 樹圖(不同數據層次,可以進行數據的鑽取、上卷的等等操作)

(圖片來自:https://bl.ocks.org/mbostock/1093025

圖5. 同步聯動圖(圖中顯示的是在某一到達距離時的速度、高度以及心率)

(圖片來自:http://t.cn/RoUdHCX

有選擇的將不同交互方式進行結合,能夠發揮出更強大的作用。再輔助高效靈活的追加合併、拖曳式操作進行數據的挖掘分析,就可以幫助用戶快速定位問題,釋放勞動力,提升效率,不再需要程序員花費大量精力在日誌文件中尋找問題的原因。同時通過各類數據的橫向、縱向對比,業務人員能夠從中挖掘出更多的業務需求,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3、預警功能

數據可視化除了能夠幫助定位已有的問題,另外一個更大的價值是能夠及時預警。

一旦數據出現異常或者是提前預定義的一些條件被滿足時,警報就會被觸發,提前預警。通過設置報警方式、報警策略、報警等級等等,根據緊急程度用不同的方式通知特定的人羣。這樣在問題發生之前,就能預先做好防護措施;或者在問題發生的時候,能夠及時通知負責人,儘快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縮短反饋週期(發現問題-找到責任人-定位問題-解決問題),也能降低對用戶的影響,提升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度,很好的降低業務損失。

總結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關鍵因素,好的數據可視化平臺、產品也有許多其他的共性: 友好的用戶體驗設計,頁面的交互邏輯要符合真實的用戶路徑; 可以多終端使用 ,尤其要能契合移動端體驗的可視化設計實現,使得人與數據零距離,隨時隨地可用;強大的數據整合、計算、渲染能力,就算圖表表達的業務含義再精確,性能的缺失也是致命的。 支持多種數據源整合、多數據類型的擴展等等。 對產品用戶使用情況進行監控、分析。瞭解真實用戶人羣、用戶路徑、用戶的核心關注點,幫助產品進行改善

總之,好的數據可視化,就是要以用戶爲中心。根據目標用戶的需求提煉業務需求,以用戶的良好體驗爲目標,繪製出人人都能讀懂的圖表;以人人都會的交互方式,幫助用戶挖掘業務價值,提升工作效率,促進業務持續發展,讓數據可視化產生生產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