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港交所李小加的發言:“數據與資本的遠與近”

3月31日,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峯會上發表了主題爲“數據與資本的遠與近”的演講。李小加表示,5G時代將會出現新的交易所、新的交易模式。而區塊鏈、加密技術等將有助於數據在不同主體間的大規模交易。

算力是核動能。李小加稱,在數字化社會,算力就是核動能,完全能夠支撐5G的發展,AI突飛猛進。在5G時代,越來越多的是數據成爲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今天的雲計算相當於過去的能源,今天的傳輸就是過去的運輸。現在,雲計算的算力將原始大量的海量數據能夠通過AI轉換形成新的產品賣給客戶,從客戶那邊形成收益。

加密技術解決數據裸賣。李小加認爲,數據的傳輸需要考慮到所有人的隱私,商業機密,競爭利益和政府監管需求,要在加密的情況下,把數據的使用權分享和買賣,而不是將裸數據賣掉。

區塊鏈打破數據孤島。李小加稱,今天的數據儘管是海量的數據,但是還是在很多的孤島上,絕大部分的數據被閒置。很多公司對數據的運作基本上還是小範圍的,不太敢往大做。李小加認爲,造成這一現象的核心問題是因爲這中間還有很多工作還沒有開始,包括確權、標準、定價、存證、信用體系建設等。而使用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解決數據的確權、定價、存證、信用和溯源。特別是溯源,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數據所有者的利益經過若干年之後依然返還到數據所有者手中。

解決了數據隱私和數據孤島以及其他一系列底層問題之後,李小加認爲,5G時代將會出現新的交易模式,也會出現新的交易所。從技術手段重塑中國在5G時代的資本時代,讓中國實現重大超越。

獨家丨港交所李小加演講全文:5G時代,區塊鏈等技術將催生新的交易所和交易模式

附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跟大家交流,我今天講的題目,我們一直在討論的5G,我想在這討論5G時代數據與資本的遠與近。去年我們講了王老五尋親的故事,基本是獨角獸與資本之間互相尋找和尋親的過程。今天再用同樣的框架來討論一下在5G時代是兩個王老五,數據和資本,它們之間的遠與近。

首先我們看一下在1G時代的時候,整個資本市場是在最頂端,資本市場不斷地給予定價,但是在實體經濟中,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是這樣的生產模式,從生產資料、大宗商品,經過運輸,經過能源的轉換,最後經過生產,形成產品,產品賣給客戶以後形成收益,這個收益是資本的支撐。

在這一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最終形成的收益使得資本市場能夠對大宗商品定價,對運輸定價,對能源定價,對生產定價,對產品定價,綜合起來公司上市的時候對它的股票和債券進行定價,使得資本能夠不斷地一步步地延伸到生產中的各個環節。而底下的這個鏈條都是由確權、標準、定價和記賬體系,就是所謂的審計,最後出來所有的賬目使得資本尋找這些王老五的時候有清晰的定價體系。

在5G時代有什麼大的不同,在5G誰是新的王老五,資本怎麼尋找?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在5G時代,我們還是用這樣一種基本的框架來考慮資本的運作和資本的尋找。在5G時代,幾乎和剛纔的框架是一樣的,在5G時代越來越多的是數據成爲大宗商品,成爲原材料,數據本身經過傳輸,由於在座的各位這麼多年的努力,你們產生了海量的數據。今天的雲計算實際上就是過去的能源,今天講的傳輸就是過去的運輸,今天的傳輸,我們昨天開會討論5G有多麼大的需求,能夠讓5G在傳輸上這麼大的投資,回報在哪裏。所以海量的數據,由於各位的功勞,今天有了海量的數據,成爲新的原料。由於各位,我們從2G到3G到4G,到今天5G,雲計算的算力將成爲一個新的能源,把原始大量的海量數據能夠通過能源轉化成下一步,通過生產,過去是生產,今天就是AI,就是用AI把大數據經過算力,經過AI的轉換形成新的產品,在5G新的產品中賣給客戶,從客戶那邊形成收益。

大家看到這兩個圖,這個$符號巨大,這邊的$符號很小,今天這個時代,資本在5G時代遠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對象,資本有巨大的動力,希望能夠支撐在5G時代互聯網經濟大規模的發展,但是今天的數據經濟,今天的AI還不能夠真正完全吸引到足夠的資本。這裏面一方面似乎資本離數據很近了,但是我們一會兒會談它似乎又很遠,但最終是不是應該很近呢?爲什麼說現在很近了呢?因爲在今天海量的數據,經過騰訊、阿里、京東和各種各樣在中國獨特的平臺,中國的經濟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化經濟,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進入到沒有現金時代的時候,我們幾乎每一個經濟活動,甚至社會活動、個人活動都已經完全被數字化了。數字化以後形成的海量數據,現在已經很近了,大家覺得應用數據,數據很值錢,這個事情已經深入人心了。在很多大的平臺上已經高度運用他們在這個平臺上得出的大量數據,再進一步通過雲計算、AI在這些大的平臺上產生他們自己的產品,繼續使他們平臺上的客戶得到更新層次的服務。算力就是今天的核動能,完全能夠支撐5G的發展,AI突飛猛進。

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數據本身,之所以說今天數據和資本很近了,就是因爲大家覺得這條鏈條已經看清楚了,特別是在大健康領域裏面,我們感覺到數據和資本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因爲在大健康領域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就是大健康的發展,剛纔朱民院長談了老齡化,意味着我們這幾代人生活中,我們要找到新的健康、醫療的方式和方法,這個方式和方法最核心的就是以數據爲基礎,因爲所有的醫生實際上都是一個AI,實際上都是自己的數據,越老的中醫爲什麼那麼好?因爲他自己就是一個數據的中心,他活了70年,看了幾十年的病,他就比剛入行3年的醫生經驗豐富,所謂經驗豐富就是他有數據,他有AI,他有自己一定的算力。

但是今天全中國人民所有的病人,我們自己生病了,我們自己生病所得出來的數據應該對別人有所幫助。因此,數據本身,醫院的數據、病人的數據、生理特徵的數據、基因的數據,這些數據是我們個人的,我們把它做出來以後希望找到自己的問題。但是越是這樣的時候,每個人的數據又對另外一個人有更大的用處。因此,在精確診斷、精確醫療上面,我們在數據和資本已經走得非常近了。

如果在產品端,大家想一想,產品如果是C的話,數據端也是C的話,如果有大量病人的數據能夠集聚,能夠得到資本的支持,如果在產品端是每一個人看病都是把我們自己的病歷拿到中央數據庫裏的數據進行相比較,AI處理後能給我們更加精準的診斷,甚至更加精準的治療,這樣C2C的模式,資本一定會大規模進軍數據,這就是爲什麼今天資本和數據似乎已經走得很近了。

但同時我們也深深感覺到今天資本和數據似乎距離還是很遠。今天的數據儘管是海量的數據,但是還是在很多的孤島上,哪怕是最大的平臺,全中國最大的幾個大平臺上也是大孤島,當然在大孤島裏面已經形成了很有效的生態體系。但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些數據仍然是孤島的數據。

大家都很清楚數據這個東西和大宗商品最大的區別,大宗商品是一次性消耗就沒有了,就直接進入到了下面的生產環節,而數據是可以多次使用、反覆使用、同時使用。可是孤島上的數據只能在孤島上有用,而數據這個東西是越多越值錢,越共享越值錢,越多樣越值錢,你的數據和別人的數據加起來比你自己的數據更值錢,這是基本的觀念、基本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今天孤島成羣,基本上絕大部分的數據還是被閒置。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進行數據上的運作,這些運作基本上還是範圍比較小的、規模很有限的、基本在灰色地帶進行的,不太敢往大做,往大做就可能做錯,往大做就可能做偏。

這裏面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呢?對比傳統經濟,傳統經濟最重要的是底下這個鏈條都是由傳統的會計準則、法律準則、上市準則已經約定俗成的。而在5G時底下這些鏈條之所以資本和數據距離還很遠,是因爲這中間還有很多工作還沒有開始,包括確權、標準、定價、存證、信用體系。這些數據到底是誰的?數據到底能不能賣,是賣所有權,還是賣使用權,是分享所有權,還是分享使用權?標準是如何制定的?定價體系互相是怎麼做的,數據既然是多次交易、長期性交易,而且一個數據可以多個收益點的交易,存證點怎麼辦,數據追溯怎麼辦。

有一系列的確權、標準、定價、存證、信用體系。特別是溯源、分潤和收益分配,這些東西怎麼做成了才能決定在這個價值鏈上怎麼樣讓數據真正能夠實現從數據幾乎是無用的孤島上的閒置的大宗商品,像礦山的礦石一樣最終走向產品形成收益,因爲只有收益和最終大宗商品源頭之間能夠打通的情況下,數據本身值錢,傳輸能力值錢,算力值錢,AI值錢,產品值錢,這個錢從客戶付出來的錢一直回溯到原材料上,每一個點上都有很清晰的利益分配準則和分配標準,這樣使得資本才能夠源源不斷地落在底下這個鏈條中的每一個環節。

我們昨天講到現在三大運營商敢不敢投2萬億給5G,因爲今天的運營商按照今天的收費模式,這個錢是永遠賺不回來的。但是如果是這樣的定價體系實現了,後面對於數據不同的需求一定有不同的傳輸力,如果傳輸的過程中價錢是不一樣的,越高端的,這樣的信息傳輸肯定比起語音的傳輸要簡單得多,傳輸這個地方有怎樣的確權關係,經濟的分利,最後資本能夠順利進入這個環節。

從這個角度來講,似乎資本離數據還很遠,但我們認爲最終經過大家的努力,這個距離一定會迅速縮小,誰來縮小這個?我們大家所有的人都應該共同來探索怎麼建立下面這條體系,這裏面只有誰牽頭、誰組織的問題,沒有誰能辦成的問題,沒有一個人能辦成,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把這個價值體系形成。只有這個價值體系形成了,資本市場的錢一定會源源不斷地下來。

這怎麼做呢?這裏面到底是什麼問題呢?是需要政府出面立法嗎?立法、規則、監管一定在市場之後。實際上今天是把過去資本市場發展了200年,要在幾年內完成,資本市場的頭一百年基本都是OTC,後來形成交易所市場,最後形成政府的證券期貨管理,是這樣的過程。我們要在未來五年把這一百年打包,在五年內全部從市場先行,我們很希望通過交易所也好,其它有公信力的中立方共同組織業界,把下面最核心的做出來。特別是記賬體系、溯源體系。這裏面很重要的,爲什麼大家都認爲很遠呢?關鍵的問題隱私怎麼辦、商業競爭怎麼辦,很多原始的交易、沒有組織的交易、無規模的交易、灰色的交易、無監管的交易怎麼辦?這裏面有兩個核心的,剛纔講了誰來做?我們所有的人。怎麼做?要靠技術。我們不能用傳統的1G的交易所,5G以前所有的時代,這裏面有多少的律師、會計師、監管、評估師全部來做整個生產中間的定價、標準、記賬和確權體系,我們今天不可能都這樣,搞幾十萬、上百萬的專業人員來記這個賬,不能這樣了。在新的5G時代基本上是要靠技術來解決。

這裏面有兩個重大的技術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是加密的環節,只有有了加密的手段,使得所有人需要保護隱私的時候,需要保護商業機密的時候,需要保護競爭利益的時候,需要滿足政府監管要求的時候,有所有人共同認可的加密手段,使得數據本身不是把裸數據賣掉,是把數據的使用權分享和買賣,同時是在加密狀態下進行買賣,只有這樣才能把剛纔講的一系列利益得以保護。

我們底下講的確權、定價、存證、信用、溯源,特別是溯源,每個數據本身不像是大宗商品一次消耗,而是屢次被用,用一次就有錢,但這個利益可能五年以後纔有,怎麼把這個利益返還,一定要像區塊鏈這樣的技術才能解決問題。這裏面大健康是最容易解決的,如果產品可以C端,每個人看病都願意花錢把我的病歷在大數據裏面走一趟,就有大量的資本購買集中的數據,很多病人可以把自己的數據貢獻出來,有人給你錢,然後能對你進行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只要有公信力的中立組織共同組織大家,通過技術,通過加密,通過分散式記賬制,就一定有可能立標準、設保護,保護權利。

因此,我認爲5G將會出現新的交易所,全世界別的交易所,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後發之勢,但是這裏面數據和資本的博弈和相親之中,我們不比任何國家晚,我們甚至在所有國家之前了。因此在5G時代一定會出現新的交易模式,在這個新的時代裏面,我們共同,不像1G時代交易所在上面,只決定資本的定價體系和確權體系,底下都是社會已經全部完成了,今天希望交易所起到一定的功能,組織社會,在上面的資本定價體系非常清晰,而下面的還不清晰,一起共同組織在下面的加密和溯源分配、收益分配製度的安排,通過技術的手段重塑中國在5G時代的資本市場。這樣在5G時代,中國一定有可能實現一次重大的超越,使得數據和資本早見面、早相遇、早結合、早發展,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