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的基金盈利了还没卖出,市场就下跌了怎么办?

随着指数上涨,很多定投指数基金的朋友会有些担心,问这次上涨能进入高估吗,会不会在进入高估之前,就转头向下再次跌入低估呢?那样到手的盈利岂不是又要回吐?

其实我们平时说的低估高估,说的都是估值。我们的盈利看的是净值。

估值即使是不变,长期看,基金净值也是上涨的,我们也是有收益的。


                          估值 ≠ 净值

首先,我们说的估值,一般说的是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这些估值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指数当前的投资价值的。

它们的定义分别是这样的:

市盈率=市值/盈利

市净率=市值/净资产。

其中公式里的「市值」说的就是股票的市值。

而指数基金的基金净值,就是一份基金所包含的股票市值。

所以指数基金的基金净值的涨跌,跟市盈率、市净率的分子,也就是市值的涨跌,是同步的。

那么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公式换个表达方式,

基金净值=市盈率*盈利+股票分红。

这个公式里面,盈利指的就是指数背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盈利是会上涨的。

所以,有的时候,即使市盈率仍然处于低估区域,但是上市公司的盈利上涨了,那么盈利也会带动基金的净值上涨的。

比如说,中证红利指数基金100032,在2012年是10PE,现在也是10PE,这几年时间里,市盈率估值没变,但是基金净值(加上分红)上涨了约150%。

估值没变,但是净值上涨了,原因就在于:指数背后上市公司的盈利上涨了,推动着指数基金上涨。


再举一个例子,螺丝钉组合。

2016年1月1日,上证指数是3536点。螺丝钉组合开始运行。

到了今天4月9日,上证指数是3239点,其实还没有收复2016年初的点数。

但螺丝钉组合的净值,已经达到了1.40,上涨总幅度超过40%。

因为我们挑选的指数基金,刻意选择了长期盈利增长不错的品种。所以虽然市场整体的估值可能还没有2016年初那么高,但是我们的收益反而3年下来有40%。

这就是耐心持有的阶段,我们可以获得的收益。

我们也不用担心如果指数一直达不到高估,会不会一直赚不到钱,其实即使是在低估、正常估值阶段,我们也会有不错的收益的。

没到达高估,耐心持有就好。可以获得指数背后公司,长期盈利增长的收益。

到了高估,可以额外获得牛市高估卖出的收益。

                    按计划来执行

那会不会再跌回到低估呢?

是有可能的。

不过,如果再次跌回低估区域,对很多朋友来说也是很好的消息。这时我们就可以继续定投,积累便宜的份额。

高估和低估区域,是一定会在未来不断出现的。

原因很简单。经济存在周期性,这是经济的客观规律。

而且人性上总会在恐慌和贪婪之间来回切换,两者叠加起来,就会出现过于恐慌的熊市和过于贪婪的牛市。

仅仅是4个月前,我们还刚经历了A股历史第二熊的熊市。而最近几个月,又变成了短期大涨的小牛市。

所以以10-20年为周期,我们会经历多次低估和高估的机会。

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些耐心,去等待这些机会的出现。

做好我们的投资计划。

没到低估,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

没到高估,耐心持有享受背后公司盈利上涨。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