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中臺戰略:中臺的定義

《白話中臺戰略》已經寫了三篇,尤其是第一篇“中臺是個什麼鬼”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饋。寫白話這個系列主要是想通過寫文章來驅動自己思考,並希望可以和更多人一起交流和探討中臺這個話題。

幸運的是,確實有很多朋友給我留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摘出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

“互聯網的企業就是愛炒概念。本來很明白的東西,被他們一包裝,就變得高深莫測了。我理解中臺,就是敏捷響應機制…是一種思維或者理念…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落實就行。”

對於這位同學的觀點我很贊同,中臺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被那個“中”字困住了,整天在前與中,中與後的具體差別和評判標準上糾結不已。

但是,就像“看板”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板子”一樣,“中臺”也不一定就是代表“處於中間平臺”,這兩個字作爲一個整體,代表了一種新的思維和理念。在最新一期的ThoughtWorks技術雷達討論階段,中國區的同學就把“ZhongTai”作爲一個獨立的技術點提交,並沒有做意譯,就像“Kanban”一樣。

那這種新的思維和理念到底是什麼呢?“中臺”的背後到底意味着什麼?有沒有價值?價值何在?這也我一直在不斷詢問自己的問題。

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我認爲一個關鍵點就是看我們是否能夠給“中臺”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找到一個清晰的定義,因爲只有通過定義才能讓抽象的概念清晰化,從而明確邊界、體現價值。

廢話不多說,回到“中臺”,如果讓我給出一個定義,目前我認爲最貼切的應該是:

中臺就是“企業級能力複用平臺”。

很簡單,有點失望是不是?但是爲了找到一個靠譜的定義,我幾乎花了快兩年的時間,期間有各種各樣的定義曾浮現出來,但至少到目前爲止,只有這個定義我覺得最貼切、最簡單、也最準確,它能解釋幾乎所有我碰到的關於中臺的問題,例如:
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中臺,像上文提到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搜索中臺,移動中臺,哪些纔是中臺,哪些是蹭熱點的?
中臺與前臺的劃分原則是什麼?
中臺化與平臺化的區別是什麼?
中臺化和服務化的區別是什麼?
中臺該怎麼建設?
等等……

這9個字看起來簡單,重要的是其背後對「中臺」價值的闡釋,下面就讓我爲大家一一拆解來看。

企業級

首先,中臺一定是企業級的,這裏的企業級不是說難度而是指範圍。企業級也不一定就是一個企業的範圍,甚至可以是跨企業,例如現在同樣火爆的生態的概念。按照徐昊(ThoughtWorks中國區CTO)的說法,更貼切的叫法應該是“多前臺產品團隊”,這裏爲了簡單我還是用企業級來代表。

當做中臺建設的時候,一定是跳出單條業務線站在企業整體視角來審視業務全景,尋找可複用的能力進行沉澱,從而希望通過能力的複用一方面消除數據孤島業務孤島,一方面支撐企業級規模化創新,助力企業變革,滋生生態。

所以雖然中臺的建設過程雖然可以自下而上,以點及面。但驅動力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全局視角的,並且需要一定的頂層設計。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在企業中推動中臺建設的往往都是跨業務部門,例如CIO級別領導或是企業的戰略規劃部門,因爲只有這些橫跨多條業務線的角色和組織,纔會去經常反思與推動企業級的能力複用問題。

這一點也引出了中臺建設的一個關鍵難點,就是組織架構的調整和演進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這是技術所不能解決的,也是中臺建設的最強阻力,這個我打算在後續的文章裏詳細闡述。

同時企業級也是區分企業中臺化與應用系統服務化的關鍵點,簡而言之中臺化是企業級、是全局視角,服務化更多是系統級、是局部視角。

所以從中臺的興起與爆發可以看到一種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無論是由於企業運營效率的原因還是由於創新發展的需要,對於企業全局視角跨業務線的能力沉澱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能力

提到中臺,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能力”。可能是因爲能力這個詞足夠簡單,又有着足夠的包容度與寬度。

企業的能力可能包含多個維度,常見的例如計算能力,技術能力,業務能力,數據能力,AI能力,運營能力,研發能力……其中大部分的能力還可以繼續細化和二次展開,從而形成一張多維度的企業能力網。

我在上一篇白話中臺戰略-2 中臺到底長啥樣?中已經舉了一些常見的例子,這裏就不贅述了。

可以說,中臺就是企業所有可以被“多前臺產品團隊”複用能力的載體。

這裏有一個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對於某一家企業來講,你說了有這麼多種不同類型的能力,到底哪些能力纔是我們企業需要的?哪些是值得中臺化的?優先級又怎麼劃分?

這個問題比較大,也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我們ThoughtWorks現在的做法是通過一系列Workshop,從業務、數據、技術三個方面切入,通過一系列方法,結合企業願景,市場定位和數字化現狀,跨越多條業務線,試圖將企業需要的能力和可複用的能力識別出來,併爲落地做好規劃和準備。

這些會在後續寫到中臺如何落地的文章時再詳細展開。

複用

講到這兒,相信大家一定有一個疑惑,無論是說企業級,多前臺產品團隊,還是講能力沉澱,都不是什麼新話題。很多企業組件化,服務化,平臺化搞了好多年,那“中臺”到底有哪些新的啓發?

我的答案就是對於“複用”的關注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雖然我們一直講“去重複用”講了很多年,但仔細想想,大多平臺化建設會將重點放在“去重”(消除重複)上,而對於“複用”則沒有足夠的關注。

很多企業都號稱已經建成了各種各樣成熟的平臺,但是我們問心自問一下,有多少平臺是業務驅動的?有多少前臺產品團隊又是自願將自己的產品接入到平臺上的?有多少平臺建設者是在真正關注前臺產品團隊的平臺用戶體驗?

“去重”講的更多是向後看,是技術驅動的;“複用”講的更多是向前看,是業務驅動和用戶驅動的。

所以“去重”與“複用”雖然經常一起出現,一起被提及,但是談論的完全不是一件事情,目的不同,難度也不同,做到“去重”已然非常困難,關注“複用”的就更是寥寥無幾,所以:

  • 複用是中臺更加關注的目標;
  • 可複用性和易複用性是衡量中臺建設好壞的重要指標;
  • 業務響應力和業務滿意度也纔是考覈中臺建設進度的重要標準。

而實現更好的複用,常常改進的方向有兩個方面:

  • 一方面將更高抽象(例如業務模式級別)的通用業務邏輯通過抽象後下沉到中臺,這樣前臺就會更輕,學習成本和開發維護成本更低,越能更快的適應業務變化;缺點是,抽象級別越高,越難被複用,需要架構師對於各業務有深入的理解和非常強的抽象能力。
  •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對於中臺能力的SaaS化包裝,減少前臺團隊發現中臺能力和使用中臺能力的阻力,甚至通過自助式(Self-Service)的方式就快速定位和使用中臺能力。目前很多企業在嘗試的內部API集市或是數據商店就是在這方面的努力和嘗試。

平臺

這裏的平臺主要是區別於大單體的應用或是系統。

傳統的企業數字化規劃更多的是圍繞業務架構,應用架構和數據架構展開。產出也是一個個基於應用和系統的數字化建設規劃,例如要採購或是自建哪些具體的系統,例如ERP、CRM等。

當然這個過程並沒有什麼問題,可以理解此時這些獨立的系統就承載了企業的各種能力,由於企業各業務線統一使用一個應用或系統,也自然實現了能力的複用。

但問題常常出現在兩個方面:

  • 一個是大單體系統的業務響應力有限,缺少柔性,當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然產生大量定製化需求,隨着內部定製化模塊的比例逐漸上升,響應力成指數下降,成爲業務的瓶頸點。
  • 另一個則是系統間的打通通常比較困難,容易形成業務孤島和數據孤島;
    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像互聯網學習,以平臺化的方式重塑企業IT架構,從而對於業務提供足夠的柔性,來滿足對於業務的快速響應和複用的需求。

總結

企業級能力複用平臺這個定義雖然看起來簡單,但經過這麼長時間對於中臺的實踐與思考,我覺得如上文所述的這個定義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目前對中臺價值的最貼切的闡釋:

  • 企業級定義了中臺的範圍,區分開了單系統的服務化與微服務;
  • 能力定義了中臺的主要承載對象,能力的抽象解釋了各種各樣中臺的存在;
  • 複用定義了中臺的核心價值,傳統的平臺化對於易複用性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中臺的提出和興起,讓人們通過可複用性將目光更多的從平臺內部轉換到平臺對於前臺業務的支撐上;
  • 平臺定義了中臺的主要形式,區別於傳統的應用系統拼湊的方式,通過對於更細力度能力的識別與平臺化沉澱,實現企業能力的柔性複用,對於前臺業務更好的支撐。

有了定義後,如何建中臺的思路也就豁然開朗:如果說中臺是「企業級能力複用平臺」的話,那中臺化就是「利用平臺化手段發現、沉澱與複用企業級能力的過程」,再回頭看看這兩年做的事情,確實也都在圍繞着這些展開。

這就是我對中臺的定義,如果你有不同觀點或是意見,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原文鏈接:白話中臺戰略-3:中臺的定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