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短命,只有更短命?上线仅一天就停止运营的游戏

你曾经用完过一块橡皮擦吗?许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你试过坚持一款游戏到运营停止吗?许多人的回答还是否定的。

2018年9月15日,陪伴着QQ一同成长的QQ宠物正式停止运营,这时大家才突然想起,QQ里曾经有这么一只“赶不走”的企鹅在那里。

这就是一款游戏消亡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运营末期已经没有用户再去理会它的死活,只有到它真正关停的那一天,曾近的玩家才会冒出来感叹两句。而这些感叹的玩家中,有很多当年还在百度问怎样才能把QQ宠物弄死。

QQ宠物的停运固然令人唏嘘,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走过这么漫长的岁月,其中很多甚至无法“善终”,我们来看看几款游戏“特别”的停服故事。



在大多数的游戏条款里,其实都有关于停服的免责声明

1.《智龙迷城》国服

今年4月,以音乐游戏闻名的台湾游戏开发商雷亚,推出了一款以“消消乐+RPG”为卖点的养成类手游《万象物语》,其独特的游戏方式吸引了全球大量的玩家。但其实,这一种“P&D手游”,早在2012年就已经出现。

日本游戏公司GungHo,当年凭借《智龙迷城》迅速崛起,该游戏于2012年在日本AppStore上线,年内下载数就突破600万大关,收入超过150亿日元(约合9亿人民币)。在2013年,《智龙迷城》一款游戏就占了全日本游戏业界超过四分之一的收入,足以看出这款“日本国民级手游”的强势。


但是,腾讯代理的《智龙迷城》国服,却仅仅运营半年时间就停止运营,这是因为这款游戏“水土不服”吗?其实也并不然。

2012年《智龙迷城》在日本突然爆红之后,国内就迅速出现大量的山寨作品,诸如《驯龙传奇》、《逆转三国》以及《神魔之塔》,都是国内著名的P&D手游游戏。其中最早的一款《智龙迷城》山寨版,在2012年7月就已经出现,在2013年里更是涌现出超过上百款P&D手游。

而反观《智龙迷城》国服,由于其在日本的火爆程度,引来了众多代理商洽谈,腾讯最终在2014年5月才拿下代理权,且由于游戏内还有众多其他动漫及游戏的角色形象,这些又要逐一取得授权,游戏才能正式上线。

从争取代理权再到取得各方授权,腾讯前前后后花去了将近两年时间,这让《智龙迷城》国服从一开始就已经尽失先机,在众多“寨游”的围攻下,最终运营不到半年时间就宣布停服。



2.《怪物弹珠》国服

既然说了《智龙迷城》,那肯定就还要说说《怪物弹珠》了,毕竟这款游戏可是和《智龙迷城》并称的“两大日本国民级手游”。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怪物弹珠》同样由腾讯拿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权,2014年12月正式上线后,运营不到一年就宣布停服。但与《智龙迷城》不同的是,《怪物弹珠》真的就是“水土不服”了。

《怪物弹珠》曾经连续三年登顶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但它在中国、韩国以及北美这三大市场却相继失利,陆续被下架。这个奇怪的现象背后,就是这款游戏“水土不服”的真相。


首先,《怪物弹珠》是一款重度氪金的游戏,没有保底的抽卡模式,对于“微氪”和“中氪”玩家非常不友好。这一点在引入中国本土的时候,没有作出丝毫改变,而在国内,显然很难找到那么多的重氪玩家来支持这一款游戏。

《怪物弹珠》属于二次元类的手游,它之所以能在中、韩、北美三大市场同时失利的情况下,依然登顶收入排行榜榜首,完全是得益于日本玩家极高的人均消费。


2014年5月,《怪物弹珠》在日本的日均收入达到了惊人的420万美元(约合2875万人民币)。而国内二次元产品的消费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7~21岁,其中近70%的人,年均消费在1000元以下。

没有抓准目标用户,画风也并不符合各国的大众审美,《怪物弹珠》缺乏“本土化”的引入,让它最终在三大地区相继停服。


3.《猫猫水果》

但要说特别的话,可能这款《猫猫水果》比起前面两位日本手游的龙头老大还要更加特别。《猫猫水果》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运营成果,你甚至找不到多少个玩家对这款游戏的内容进行评价。它的特点在于惨,特别惨。

至于《猫猫水果》到底有多惨,我们直接来看看负责官方推特的妹纸都发了一些什么。

“拜托谁来……下载一个玩玩看啊……喵”

“《猫猫水果》运营到今天,连一个氪金的玩家都没有,喵……”

“难道是有什么Bug,就算玩家氪金了也没有记录吗喵……”

“下载数突破1亿!做了这样的梦……我也知道啦喵,现实里根本就不可能喵……”

“下午两点《猫猫水果》将会举行比赛活动喵!我也会参加唷,请大家务必一参加喵~”

“比赛开始了,但是连一个对战对手都没有呢喵……”

“虽然比赛连一个对战对手都没有,但是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喵……”

一个惨烈到如此地步的游戏,再加上一个绝望的官推妹纸,顿时就引起了日本网友的同情和广泛关注。后来官推的粉丝数量增加到了6000人,在秋叶原举办的一次线下活动里,也有两名玩家前来捧场,和官推妹纸进行了对战。

“终于有两个人来对战啦喵!”

《猫猫水果》最终在一年后的2015年6月7日停止运营,对于这个决定,大家的感觉都是“该来的始终还是来了”。其实在游戏业界里,每年都有无数的游戏起起落落,《猫猫水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4.《Chaos SAGA》

看完《猫猫水果》的故事整个人心情都沉重了,让我们来舒缓一下气氛——看看一个更加惨烈的游戏吧。

国内“寨游”特别多的情况,算是众所周知的了,毕竟这种“跨国抄袭”,版权方也的确不好追究,尤其是那些没有引入的游戏,在正式建立沟通渠道之前,基本都是追债无门。


但是,上图这款名为《Chaos SAGA》的游戏,却是一开始就瞄准了日本市场。结果,《Chaos SAGA》登录DMM不到一天时间就停止运营,玩家的充值全额退回。

关于停服的原因,官方丝毫没有提及。而根据玩家的了解以及外界的推测,断定起因是《Chaos SAGA》中大量使用了《最终幻想11》的素材,DMM为了避免《最终幻想》版权方SE的诉讼,干脆直接下线了该游戏。


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只是上线一天就被迫停服的确实罕见。例如《舰队Collection》在国内就有众多模仿作品,如《战舰少女R》和《碧蓝航线》,其中后者还推出了日本服务器。

但是《碧蓝航线》在日本上线之后,还光明正大地将自己的角色称为“舰娘”,那C2机关这种版权方当然就不干了。


事发之后,可以看到《碧蓝航线》运营方并没有考虑到这么一个情况,对于自家游戏角色的固有名完全没有任何备案,当“舰娘”一词不能用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向玩家们公开募集意见。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起“舰娘之争”。

2018年6月,日本手游市场上线了一款名为《深渊地平线》的舰娘题材3D手游,而且很明显是抄袭《舰队Collecion Arcade》(也就是街机版)的玩法,游戏中甚至还有不少十分相似的角色形象。



对于这一情况,《舰队Collection》的街机版运营方,世嘉株式会社社长杉野行雄,与《舰队Collection》的版权方,C2机关社长田中谦介,一致认为《深渊地平线》违反了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正式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禁止《深渊地平线》上市发行。

《深渊地平线》这款游戏,很明显也和《Chaos SAGA》一样瞄准了日本市场,再加上当时国内无法取得游戏版号,导致《深渊地平线》日服已经开服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国服却还处于事前预约阶段。


以上这些种种,其实只是游戏业界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看出,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可以完整经历“兴起——上升期——平稳期——衰落期——停止运营”这个历程。

随着游戏市场日渐饱和,新生游戏的生存环境也越发恶劣。如今的新游如果没有什么爆点,又找不准自己的目标用户,就很容易导致暴死,毕竟当下的手游半衰期,甚至都已经开始按月来计算了。

如此看来,现在要坚持一款游戏到关服,可能就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