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及光模塊的介紹

  光模塊簡介

光纖及光模塊的介紹

  目前常規通用的光模塊主要包括:光發送器,光接收器,Transceiver(光收發一體模塊)以及Transponder(光轉發器)。

  光收發一體模塊(Transceiver)

  光收發一體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光電/電光變換,包括光功率控制、調製發送,信號探測、IV轉換以及限幅放大判決再生功能,此外還有些防僞信息查詢、TX-disable等功能,常見的有:SIP9、SFF、SFP、GBIC、XFP等。

SFP光模塊

  光轉發器(Transponder)

  光轉發器除了具有光電變換功能外,還集成了很多的信號處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能控制、性能量採集及監控等功能。常見的光轉發器有:200/300pin,XENPAK,以及X2/XPAK等。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指每秒傳輸比特數,單位Mbps或Gbps。

  傳輸距離

  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分爲短距、中距和長距三種。一般認爲2km及以下的爲短距離,10~20km的爲中距離,30km、40km及以上的爲長距離。

  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受到限制,主要是因爲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時會有一定的損耗和色散。

  損耗是光在光纖中傳輸時,由於介質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導致的光能量損失,這部分能量隨着傳輸距離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

  色散的產生主要是因爲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時速度不等,從而造成光信號的不同波長成分由於傳輸距離的累積而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端,導致脈衝展寬,進而無法分辨信號值。

  因此,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組網情況選擇合適的光模塊,以滿足不同的傳輸距離要求。

  中心波長

  中心波長指光信號傳輸所使用的光波段。目前常用的光模塊的中心波長主要有三種:850nm波段、1310nm波段以及1550nm波段。

  850nm波段:多用於短距離傳輸

  1310nm和1550nm波段:多用於中長距離傳輸

  光纖類型

  光纖模式(Fiber Mode)

  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將光纖分爲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種。

  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MMF,Multi Mode Fiber)纖芯較粗,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且隨傳輸距離的增加模間色散情況會逐漸加重。

光纖及光模塊的介紹

  多模光纖根據光纖直徑和模式帶寬的不同,可以分爲多個等級。模式帶寬(Modal bandwidth)指的是一段光纖所能通過的最大調製頻率脈衝的調製頻率和光纖長度的乘積,是一個可以體現多模光纖光學特性的綜合指標。

  單模光纖

  單模光纖(SMF,Single Mode Fiber)纖芯較細,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於遠程通訊。

  光纖直徑

  光纖直徑一般採用纖芯直徑/包層直徑的表示方法,單位μm。例如:9/125μm表示光纖中心纖芯直徑爲9μm,光纖包層直徑爲125μ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