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家族意識的一種傳承。

記得小時候,常常聽見爸爸講我們家族的故事。我們家幾代之前是一個比較大的地主家庭。我爺爺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當中主持大家事務的人,是他們那個輩分的排行老大,上邊有長輩當家。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許多人過流離失所的日子,我太爺總是因爲可憐那些農戶,而收不上地租,甚至有些地就乾脆送給了農戶,致使家境也逐漸衰敗下來。後來大家fen散了,各自變成了小家。加上戰亂,家裏更加的清貧。即使如此,我的太爺和太太依然會對戰爭回來無家可歸的親鄰施以援手。據說有一位在戰爭中打折了腿回到家身上多處潰爛生瘡甚至都有了蛆蟲,太太和太爺也沒有嫌棄他,不僅供他吃住,同時還爲他醫治身體。可是許許多多的事情並不會因爲仁慈和和寬厚就避免禍患在那個年代醫學不發達家裏經濟條件匱乏,我的爺爺在我父親兩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半年之後我的奶奶也撇下了我的父親離開了人世。由於饑荒又要捱餓每個人的身體抵抗力急劇下降,我太爺的兩個姑娘相繼也離開了人世恆大城都是因爲缺少糧食身體羸弱而因病死掉。不久後,我太爺的小兒子僅僅19歲也在去做生意的路上暴病身亡。不在這禍不單行的歲月當中,我太太和我太爺依然堅強的支撐着這個家,撫養着嗷嗷待哺的孫子,也就是我的父親。

就說父親7歲的時候就開始幫着我太爺出去借牲畜來耕地,上山撿柴。老太爺和太太的倔強,頑強,寬厚仁慈,勤勞,樸實傳遞給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這樣的坐着傳給了我和我的姐弟們。以至於我們在小的時候看到家裏大人的忙碌,自然而然的就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生活中遇到困難總是能夠樂觀面對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我想這就是家族意識的一種傳承給了我倔強頑強,勤勞,樸實的性格給了我遇到困難樂觀面對的品質。所以在做家庭教育工作當中,我特別注重父母榜樣的力量。每次都會不吝惜言語的向家長講述身教勝於言教的事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