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做產品的第一原則

1、關於“師”的兩句話

關於“師”,有兩句話挺有意思。一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句是“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這兩句話道出了人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能夠虛心地向別人學習,另一方面是固執己見,教訓別人。

舉個例子,當有人遇到問題問你該怎麼辦的時候,你只要給他建議,對方通常的反應:先找不能實現的理由和藉口,然後說你不瞭解情況,對他不能感同身受。甚至在心裏認爲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特別是在工作中,領導對員工一遍遍地教訓和指點,收效總是不大。員工根本沒覺得這是他自己應該要解決的問題。而另一方面,員工自己感興趣的事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用領導廢話,他自己或從網站,或從別人那裏,自己一點一點地就把問題解決了。

“必有我師”與“好爲人師”的本質區別在於“成長”。“必有我師”,是相信自身能夠不斷成長,並且實踐着自我的成長。“好爲人師”,則是將成長封閉,像骨骼發育一樣,骨骺到了年齡就閉合了。

2、“成長”是做產品的原則

做產品會遇到很多具體的問題:推用戶推不開,怎麼推都沒有用戶留存,用戶增長遇到瓶頸;協作不流暢,可能一個開商戶流程就要走幾天,商戶提個問題,查清楚給個回覆也要老半天;系統質量不行,沒量的時候想有量,有量的時候扛不住……

面對這些問題,“好爲人師”的團隊能提出一堆事實和觀點證明用戶的SB。“必有我師”的團隊也能提出一堆事實和觀點證明產品的不足,進行改進。只是如果你閉合了自己成長,也就閉合了產品的成長——用戶不會和你懟,用戶只會離開。

3、“成長”的核心

“成長”的核心就是“用戶-服務-團隊”,這是三位一體。討論“成長”應該回歸到最基本的點,回答關於用戶、服務、團隊的基本問題。

關於“用戶”的基本問題

用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需求的規模和未來的變化是什麼?

誰能成爲我的目標用戶?

誰事實上成爲了我的頭部用戶/核心用戶?

用戶爲什麼選擇我的服務?

用戶爲什麼不選擇我的服務?

關於“服務”的基本問題

我爲用戶提供什麼服務?核心服務是什麼?

服務的整體流程是什麼?

流程的關鍵節點是什麼?

從用戶視角看,我的服務足夠好嗎?核心服務足夠流暢嗎?有沒有一兩個讓人驚喜的點呢?

服務的成本是多少?

關於“團隊”的基本問題

團隊的使命/願景是什麼?

我們提供的服務和使命/願景是一致的嗎?

團隊的結構、工作流程和服務流程相符嗎?

核心服務、關鍵節點上是否有相應匹配的團隊資源?

萬物生長。“成長”是萬物最基本的特性。如果說做產品是一個造物過程,那你作爲造物主最應該做的就是賦予產品“成長”的特性。



多謝看完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