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任福繼院士的講座——人工智能 情感機器人的現狀 未來

主講嘉賓:任福繼 院士

主持人: 申恆濤 院士

時間: 2019年4月19日 下午15:00

地點:電子科技大學 清水河校區 B1-501會議室

主講嘉賓資料

任福繼,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工學博士。日本工程院院士。歐盟科學院院士。日本工學會院士。情感計算與先進智能實驗室主任。曾先後任職於日本CKS研究院、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訪問教授、日本國立德島大學教授、弗羅裏達國際大學客座教授、哈佛大學訪問教授、日本國立德島大學智能工程系主任、信息決策部門長、國際高度信息化研究院院長。國家千人入選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海外傑出青年學者基金獲得者、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海智專家,國務院僑辦科技專家諮詢委員。IEEE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工程國際會議創立者、會議主席。在日中國科學技術聯盟首屆會長、日本新華僑華人會原會長、全日本中國人博士協會原會長及名譽會長。日本自然科學源內賞、康樂會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一等獎、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傑出貢獻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黃山友誼獎獲得者。

會議海報

人工智能的本質問題是什麼?爲什麼要研究情感計算?情感機器人爲什麼不以人類意志爲轉移必將出現?這是本演講要談的主要事項。人類社會已經離不開人工智能,離不開機器人了。機器人和人類共生的時代即將來臨。儘管目前人工智能風生水起,但離我們期待的人工智能還相差甚遠。也可以說是萬里長征才走完第一步。近30年來的人工智能,在應用方面成果可嘉,但實質上特別是在理論方面並無重大突破,而僅僅是依賴上世紀80現代開始的數據驅動,也就是大數據驅動的機器智能進化。大數據驅動本質上是迂迴了人工智能的本質問題,即理解。理解是人工智能的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的最高層次。未來30年,我們應該在包括自然語言理解在內的認知智能,及理解方面發力。未來30年的人工智能,在產業上,繼續有效活用大數據,適應深場景,開發好算法;在理論上,直麪人工智能的本質問題,即理解。力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達到部分可解釋。本演講也將從機器人進化角度談社會形態的內涵,機器人的智商和情商。重點關注情感計算以及如何讓機器人認知人類情感並創生機器人自身情感,我們如何應對智業社會的新問題,如何與機器人共生。

會議記錄:

人工智能的定義現在還未統一。一般認爲,指的是計算機代替人類進行計算或者推理的技術。即使用計算機模擬人腦進行智能工作的軟件或者系統。簡單地說,人工智能即是人工創造的像人那樣的智能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人工智能誕生年)上,一大批科學家聚集在一起,人們第一次,由麥卡錫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會議並接受人工智能作爲專業術語。

1960年代,當時以推理和探索爲主。機器翻譯領域,美國與蘇聯各幹各。在1965年,第一個冬天來臨,國防部的一個關於機器翻譯的報告,在現階段,機器翻譯是不現實的。1970年到1980年代,進入了知識工程的時代。2000年之後,進入深度學習的時代。2000年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概念。專家系統早晚山窮水盡,必須回到知識工程上去努力。

在有限領域,AI的智商遠遠超過領域。在開放領域和交互領域,人類也並不是永遠相對於AI有優勢。例如,2018年度的舊金山IBM的辯論賽,IBM提出的AI辯論者,擊敗了以色列的辯論高手。其中,AI還引經據典,半開玩笑。

2018年6月27日,美國成立國防部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人工智能由於背後挺立着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腦認知以及認知腦,它將不以人類意志爲轉移地發展、進化、突飛、猛進,進而具備超強的核暴力。

AI的三大能力,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本次會議的重點)。

所謂智業社會,就是各行各業都將由人工智能主導,大多數行業人類處於邊緣或者完全不需要人類干預。由於人工智能的快速進化,我們現有職業的80%以上將在未來30年將被智能機器人代替。如果機器人替代人類的比率從30%從95%這個階段定義爲智業社會的話,我們人類將長期處於這個智業社會。其最終趨勢是進入無業社會。不是大面積失業,而是傳統的職業會被取代。

過去幾十年的進步,只是基於大數據的機器驅動,而在理論方面沒有大的進步。這樣會讓人的探索感到懶惰,這只是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

大數據驅動的本質是迂迴了人工智能的本質問題。所以以後的三十年必須在理論上,對於理解必須要進行突破。我們耗費大量的資源獲取大量的數據,但從中獲取到的知識和規律卻是很有限的。

前三十年基於規則,近三十年基於實例,未來三十年基於理解。比如nlp遇到瓶頸就是因爲沒有理解。

人工智能的特點——

  1.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 小事絕對不會犯錯誤,大事可能就會搞糊塗

人道智能:AI+人類倫理

幽靈數據:人類創造大量的仿真的僞數據。

智能的階層

感知 記憶 計算 思維 決策 情感 意識

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1. 智能化——技術發展方向
  2. 模塊化——建立標準及規範
  3. 產業化——精準細節,因地制宜
  4. 情感化——人類的機器人

機器人從幫手進化爲夥伴

莫文蔚的《當你老了》

情感分析對於機器人轉變角色很重要。機器人爲何進不了家庭?因爲它們沒有情感。

情感計算,可以追溯到90年代的腦科學探索,但具體進展不太好。必須以智能機器爲載體,多元感知爲手段,情感計算爲技術,才能實現高級人機情感交互。

情感計算需要語言、語音、面部表情和生理信息(如腦波),利用心靈狀態轉移網絡進行生成。

  1. 從語言中獲取情感信息(博客)——情感語料庫 Ren-CECps
  2. 從語音中獲取情感信息
  3. 從表情中獲取情感信息(微表情是個研究方向)
  4. 從生理數據中獲取情感信息

先進智能

機器人的未來是與人類共生。

先進智能的真正標誌是想象。

具體的科學方法論

如何實現情感交互

直麪人工智能的本質問題——理解

數據 信息 知識 智能 數據的無限循環,理解貫穿其中

人工智能未來三十年

自然語言處理 深層知識圖譜

總結

結語——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