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会里隐藏着不同的“阶层”

今天在回家的半路时,实在饿到极点,不得不进了一家餐馆吃了一个迟迟的午餐。

服务员把我领到了一个正在举行聚会的桌子旁边,当时虽然有种严重想要更换座位的想法,但又囿于礼貌以及不打算长待的心理便勉强坐了下来。

就坐的瞬间,不经意地瞟了一眼旁边聚会桌的阵容。总共六人,全为女士,两排并坐,看似已经饮食完毕,当时应该正处于茶余饭后的消遣阶段。谈话的内容姑且不论,想必大家也能猜到,女人之间讨论的东西无非也就那些了。

在点餐与上菜的5分钟左右时间里,我发现,6个人的聚会却仅仅只有其中两人在发言,其余四人正襟危坐,时而点头,时而附和一句,类似于:“对啊!”、“是的呀”…5分钟左右过后,我已饥肠辘辘,便开始举止“优雅”地狼吞虎咽,不到10分钟便已残卷风云。然而,她们的说话阵势依旧未变:两人主导局势,其她两人偶尔附和一两句,剩下的两人近乎只是翘首观望。饭后,我漫不经心地拿出手机浏览网页,处于主导话权的女士开口说道:“时间不早了,咱再换一家…”于是,大家蜂拥地拿出今日聚会费用,交与其中一员。当她们先后起身时,出于好奇心,我煞有介事地擡头,活动着脖子,便小心地瞥了几眼。

她们的着装以及气质引起了我的注意。两位领头说话人,装扮时髦且非常符合自身身材及气质、发型似乎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其中一位宛如公司领导,另外一位则更像某某医院的主治医或主治医夫人;除此以外,其中有一位女士尤为印象深刻,她最终负责全员的缴费。她的服饰简单休闲,面容和善、举止沉着,有一种既不张扬也不怯场的氛围;另外的三位则散发着同一种味道,服饰发型相对素朴、举止投足相对忸怩,犹如一位持家有方、省吃俭用的家庭主妇。

从中仿佛看到三个不同的“阶层”,在此次聚会中驾驭着不同的“地位”。


由此,不禁地让我想起了同学聚会。诸多原因的影响,以致至今为止尚未参加过任何一次同学聚会。

现在想想,参加同学聚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仅仅这样一场聚会,便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曾经虽处于同样的起跑线,历经同等的时光蹉跎,却让我们的层次更加分明、角色更加对比鲜明、生活状态更加彰显差异…

不由得让我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有机会参加同学聚会,自己将会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虽然目前,它只是一个朦胧的未知数,但,至少我们可以朝着自己憧憬的方向,去塑造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色,不管是于外在还是于内在。

无情岁月虽然会残忍地扼杀一些原生的物质,但又会慷慨地留下不同年龄阶段的气质,能否把握,只能靠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